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施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患侧乳房接受放射治疗。结果手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本人对保留乳房的满意率100%,十分满意者占90%。经随访2~26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治疗,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对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对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的患者分为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118例和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及支架置入术、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和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108例共两组,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和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的缺血,分析创面的愈合情况(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和复发率等)。结果 (1)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形成的创面中足部感染或溃疡197例(87%,197/226),小腿皮肤慢性感染和溃疡29例(13%,29/226)。创面〈1cm者59例(26%,59/226),创面1~2cm者77例(34%,77/226),创面2~5cm者63例(28%,63/226),创面〉5cm者27例(12%,27/226);(2)226例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结果201例(阳性率89%,201/226),其中完全闭塞者48例(24%,48/201),重度狭窄者71例(35%,71/201),中度狭窄者82例(41%,82/201);(3)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者192例,检测阳性结果为167例(87%,167/192),其中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23例(14%,23/167),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39例(23%,39/167),股动脉+腘动脉闭塞或狭窄者58例(35%,58/167),腘动脉下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者47例(28%,47/167);(4)在108例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再通重建(PTA)及支架置入术32例(30%,32/108),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血管修复再通重建(髂-股动脉、髂-腘动脉、股-股动脉、股-腘动脉、股-胫前或后动脉)术36例(33%,36/108),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再通重建术25例(23%,25/108),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再通术11例(10%,11/108),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4例(4%,4/108);(5)行和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相比,创面愈合的天数平均缩短(25±3)天(P〈0.05),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截肢率为7%(7/108),复发率为8%(8/108),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截肢率为14%(16/118),复发率为27%(32/118)。结论 在下肢动脉缺血导致下肢或足部创面的愈合的过程中,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Kino  殷岳 《健康之友》2008,(3):80-81
拥有璀璨亮白肌肤的美女,总是让人忍不住想接近。可是,你的肌肤是否经得起近距离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黏膜蛋白质组的整体变化特性及功能,并对明确的蛋白质进行临床意义分析,为探讨严重烧伤后肠黏膜损害的发病机制和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鼠Ⅲ度烫伤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对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ImageMaster2DElite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生物质谱、蛋白质库及文献的分析等技术研究大鼠烫伤后肠黏膜蛋白质组的变化特性。结果(1)烧伤后6h和12h两组明确下调的蛋白质点数为34,进行鉴定及分析的蛋白质22个,分别参与线粒体的变化(如线粒体乌头酸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肝脏F1ATP酶重链A、短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P-电子转移[传递]黄素蛋白α亚基六种)、参与代谢(如磷酸丙糖异构酶1和细胞溶质环氧化物水解酶)、细胞骨架(如纤维单元素、类动力蛋白-5、肌钙蛋白.2和碱性肌浆球蛋白轻链3四种)、参与调控(如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核因子1-B2、BRCA1、雌二醇安息香酸盐转录因子、G-蛋白13-2亚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六种)和免疫调控(如T细胞受体-V-δ6和Ig重链Ⅴ区蛋白1);(2)烧伤后6h和12h两组明确上调的蛋白质点数为12,进行检测及功能分析的蛋白质10个。参与了应激反应(如糖调控蛋白前体78、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PDIA3)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11、α-烯醇酶和鸟氨酸转化酶)和其他蛋白质(如白蛋白、乳酸脱氢酶A、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辅酶Q和eps8捆绑蛋白)的变化。结论本研究从和线粒体有关的蛋白质的改变、骨架及基质蛋白的变化、代谢的调控、激素因子分泌的信号调控、免疫反应、应激反应和其他蛋白质的改变等7个方面揭示了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黏膜屏障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以线粒体和对激素及因子的调控的病理生理改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南方  殷岳 《健康之友》2009,(6):70-71
每个人和运动都有解不开的情结。Evans、Bobo、张驰、陈琦、姚晨和田原的故事,感染了无数网络上的运动fans.谁在adidas"Me,Myself",主打星网络征选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88例糖尿病足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足是一种较严重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足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等特征,静息痛、皮肤溃疡或坏疽是典型的临床表现。我院从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8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方  殷岳 《健康之友》2008,(5):114-115
天气渐热,换上轻薄靓丽的夏装,好想让秀发也像阳光下带着露珠的花朵般滋润亮泽,可是毛躁、打结、分叉、干枯,头发的困扰伞部跑出来报到……快来听听新晋艺人屈菁菁的秀发护理心得,让我们的美丽秀发也能莹亮一夏!  相似文献   
8.
高风险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高风险科室护士与心理健康水平常模的差异及其原因,并研究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0名高风险科室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常模对比研究。结果护士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风险科室护士与常模的应对方式一致,成熟型应对因子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因子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结论高风险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主要原因是工作中长期的超负荷应激。而应激反应的大小受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会加重应激反应;成熟型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降低应激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前后下肢创面中VE-钙黏附分子的变化特性,对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进行机理探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对199例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的患者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和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的缺血,97例患者行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治疗,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检测移植前和后1周、2周、1月、2月和3月下肢创面中VE-钙黏附分子mRNA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1)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阳性结果173例(阳性率87%,173/199),其中完全闭塞者40例(23%,40/173),重度狭窄者64例(37%,64/173),中度狭窄者69例(40%,69/173);(2)199例患者中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者169例,阳性结果为128例(76%,128/169),其中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15例(12%,15/128),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31例(24%,31/128),股动脉+胭动脉闭塞或狭窄者45例(35%,45/128),胭动脉下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者37例(29%,37/128);(3)199例患者中,应用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的患者97例(48%,97/199),和同程度未行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的患者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平均缩短28±3天(P〈0.05);(4)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后1周到1月VE-钙黏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呈缓慢增长趋势,移植后2月到3月为明显表达增加趋势。结论自体骨髓祖细胞的移植可以促进下肢动脉缺血导致溃疡创面的愈合,VE-钙黏附分子的表达在新生的血管形成和侧枝循环的形成中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1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现将我院1980-2005年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1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45~81(平均54)岁。表现为持续右下腹痛11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5例。伴有恶心、呕吐13例,寒战、发热10例,近期有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6例,轻度贫血及乏力4例,近期自觉明显消瘦2例。体检:有局限性腹膜炎8例,弥漫性腹膜炎2例,右下腹可扪及包块或有局部饱满感3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