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研究纳米银的抗菌作用,并对抗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和营养肉汤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纳米银粉末(≤100 nm,576832-5G,SIGMA-ALORICH)。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测定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振荡培养时(转速为300 r/min)最小抑菌浓度值;采取烧瓶振荡法测定质量浓度50.00、100.00、200.00、800.00μg/m L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光密度(OD)值;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银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构的变化。结果振荡培养时,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800.00μg/m L;纳米银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延滞期延长,浓度800.00μg/m L纳米银溶液能够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的增殖生长;用50.00μg/m L的纳米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4 h,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破裂、胞内物质外流及细胞的死亡。结论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可能进入细菌细胞内造成其死亡。  相似文献   
2.
由于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及可加工性等,作为再生医疗产品中重要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神经、骨、软骨、肌腱、韧带、血管植入物和皮肤修复中。为了保证胶原蛋白基再生医疗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有必要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重点从原材料、产品性能、病毒去除/灭活、包装和灭菌等方面来探讨胶原蛋白基再生医疗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要点,为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与人体神经系统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植入类医疗器械越来越多。这些植入类医疗器械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结构和/或功能的不利反应,导致广泛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则被称为医疗器械产品的神经毒性。由于神经系统有限的修复能力,因此增加了临床前评价神经毒性的重要性。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标准或指南来规范医疗器械产品的神经毒性评价要求。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标准和参考文献,给出植入类医疗器械神经毒性评价的要点,为相关产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质量控制及注册前技术审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消旋山莨菪碱未知杂质。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光谱方法联合对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未知杂质进行分析,确定未知杂质结构。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在存储过程中因水解而产生杂质,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杂质为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杂质为水解产物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应对这两种杂质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抗菌性能检测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烧瓶振荡法,探讨了摇床转速和培养温度对烧瓶振荡法的影响,并进行了条件设定的优化。同时,利用优化了的烧瓶振荡法对4个批号的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产品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试验,并与常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抑菌环试验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不同转速(100,200,300 r.min-1)和不同温度(25℃、37℃)的培养条件时,振荡培养前后菌数变化的实验结果显示,在转速200 r.min-1、培养温度25℃、作用时间1 h的培养条件下,细菌在振摇前后的菌数差值符合试验限定标准(差值变化不超过10%)。通过采用上述优化的烧瓶振荡法实验条件,检测了4批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其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80%,80%,9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1%,78%,93%,76%。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抑菌环试验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结论:此优化条件的烧瓶振荡法能够准确检测含纳米银敷料的抗菌性能,为此类敷料产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猪细小病毒(PPV)的细胞培养结合荧光定量PCR(ICC-qP CR)方法并进行优化,结合传统的病毒滴定(细胞培养法)及ICC-qP CR方法,考察将其应用于病毒灭活验证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将系列10倍稀释的PPV病毒接种于猪睾丸(ST)细胞,分别扩增培养0、12、18、24 h,考察理想的病毒扩增培养时间,确定ICC-qP CR定量检测区间及获得病毒扩增倍数(K);将病毒平行接种于病毒扩增组及非扩增的对照组,通过扩增组和对照组的系列病毒接种量与PCR反应周期(Ct)值的拟合曲线,分别获得病毒扩增组及对照组的ICC-qP CR检测病毒滴度(Ta、Tc),结合扩增倍数(K),根据公式[Log10(10Ta-10Tc)/(K-1)]直接计算样本中的感染性病毒滴度。最后,将ICC-qP CR、优化ICC-qP CR方法和细胞培养法分别用于模拟样本(由不同比例感染性病毒和非感染性病毒组成)中的感染性病毒滴度测定,考察将其应用于病毒灭活验证研究的可行性。结果:PPV接种后的最佳扩增培养时间为24 h,检测下限为-1 LogL0~5.00 Logs10TCID50·100μL-1(ogs),定量区间为,扩增倍数为83.11。当模拟样本中的非感染性病毒含量较低或与感染性病毒等量时,ICC-qP CR、优化ICC-qP CR方法和细胞培养法测得的感染性病毒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当模拟样本中的非感染性病毒含量较高时,由优化的ICC-qP CR方法和细胞培养法测得的感染性病毒滴度分别是1.46、1.50 Logs,二者高度一致,而常规ICC-qP CR方法测得的结果(1.75 Logs)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所优化的ICC-qP CR方法作为细胞培养法的替代方法,具有用于病毒灭活验证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热原实验和细菌内毒素实验确定合适的浸提温度。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在不同浸提温度下测定细菌内毒素溶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结果:溶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在121°C1h和80°C 1h的浸提条件下会大大减少,在37°C 1h的浸提条件下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结论:热原实验和细菌内毒素实验最适合的浸提温度是37°C。  相似文献   
8.
徐丽明  邵安良  陈亮  魏利娜  段晓杰 《中国药事》2019,33(12):1348-1355
目的: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主要安全风险是外源因子污染和不可预测的免疫学及毒理学反应。本文概述最新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精准风险评价关键技术,为相关产品研发和注册审评提供参考,为科学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总结自主研发的针对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安全风险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方法、标准,以及免疫毒理学评价的几点专家共识。结果和结论:动物源性生物材料DNA残留量测定、残留α-Gal抗原检测方法及标准已发布实施;研究建立了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采用Gal抗原缺失小鼠的免疫学评价方法等免疫毒理学评价技术手段。部分检测项目被《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修订版)收录。这些技术为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精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作者展望了正在研究的风险评价新技术,提出了系统的精准风险评价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更年强骨汤联合双膦酸盐静脉注射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双膦酸盐、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年强骨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钙素水平、骨密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感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骨钙素、骨密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均>0.05);2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强骨汤联合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有效抑制骨丢失,缓解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玄胡索散及其拆方对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将玄胡索散拆方提取后,采用HPLC法,ES Industries Epic Polar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柱温25℃进行测定,分析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量.结果 玄胡索散拆方前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量变化明显,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NK检验结果显示,各拆方组与全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归、牛膝有助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而延胡索抑制二者的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