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q21在人胰腺导管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杂合性缺失(LOH)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8q21上的位点RP11-729G3和RP11-850A17作为目的 片段,选择接近18号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点RP11-621L6作为参照位点,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提取、纯化相应位点的DNA,用切口平移法分别标记生物素和地高辛后制成双色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0例胰腺导管腺癌和10例慢性胰腺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18q21 LOH情况,并收集、整理相应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例胰腺导管腺癌中在RP11-729G3位点有25例(83.3%)有LOH,在RP11-850A17位点26例(86.6%)有LOH,其中25例在RP11-729G3和fuP11-850A17两个位点均有LOH,1例仅在RP11-850A17位点有LOH.10例慢性胰腺炎中均未发现18q21 LOH.经统计学分析发现,18q21 LOH在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导管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P11-729G3和RP11-850A17两个位点LOH有高度相关性(Phj系数=0.877),但和临床病理各因素间未发现明显相关.结论 18q21 LOH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属于高频事件,并且位点RP11-729G3和RP11-850A17的LOH有高度相关性,可能在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诊断中18q21LOH也能作为较特异的标记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ER2免疫组织化学(IHC)1+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扩增状态和原位HER2 mRNA表达情况,为精准检测HER2及相关临床策略的修订提供初步参考数据。 方法抽取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3年间手术获取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HER2 IHC 1+存档蜡块标本65例,制作组织芯片,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RNAscope方法检测其HER2基因状态和原位mRNA表达水平。如原发灶HER2的FISH结果不确定或阴性但mRNA高表达,再以FISH复检其淋巴结转移灶的HER2基因状态。结果在65例标本中,FISH阳性4例(6.2%),其中2例为HER2/CEP17〉2且平均HER2基因拷贝数〉4,另2例为HER2/CEP17〈2但平均HER2基因拷贝数〉6;在此4例FISH阳性标本中,2例为mRNA高表达(RNAscope 3分),另2例为中度表达(RNAscope 2分)。另外,在全部标本中,3例HER2/CEP17〉2但平均HER2基因拷贝数〈4,其中2例mRNA高表达(RNAscope 3分和4分),另1例mRNA中度表达(RNAscope 2分)。未见HER2基因状态及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在本组HER2 IHC 1+乳腺癌中检出了部分FISH阳性的标本,其mRNA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可判断为抗HER2治疗的潜在获益者。鉴于精准分子分型对于乳腺癌临床处理及相关诊疗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后续有必要进行大样本量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与胃癌组织中HER2/neu基因表达状态及其在治疗与评估临床结局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81例胰腺导管癌及癌旁胰腺组织和100例胃癌及癌旁胃组织标本中HER2/neu蛋白表达及基因状态的变化, 分析HER2/neu蛋白表达与基因状态间的关系及其与胰腺癌和胃癌临床病理改变间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81例胰腺癌组织中9例(11.1%)HER2/neu蛋白表达阳性(2+及3+), 100例胃癌组织中13例(13%)HER2/neu蛋白表达阳性(2+及3+);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81例胰腺癌组织中15例(18.5%)HER2/neu基因扩增, 100例胃癌组织中11例(11%)HER2/neu基因扩增。胰腺癌HER2/neu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01)。胃癌组织中6例HER2/neu蛋白3+病例均显示HER2/neu基因扩增, 且胃癌组织HER2/neu蛋白表达与其基因扩增有显著相关性(P < 0.0001)。无论是癌旁胰腺组织还是癌旁胃组织均未检测到HER2/neu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  结论  胰腺癌组织HER2/neu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不一致, 而胃癌组织HER2/neu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有显著相关性。HER2/neu基因异常可能在胰腺癌及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胰腺癌及胃癌患者进行HER2/neu基因状态检测可能对其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ras基因在卵巢浆液性及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k-ras基因高频突变区引物1对,对53例卵巢肿瘤(包括15例浆液性典型交界瘤、7例浆液性微乳头型交界瘤、14例浆液性经典型癌、14例黏液性交界瘤、3例黏液性癌)用显微切割方法提取肿瘤细胞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分析PCR产物。结果在14例黏液性交界瘤中有3例检测到了k-ras基因突变,在黏液性癌及所有浆液性肿瘤中均未发现k-ras基因突变。结论k-ras基因突变在卵巢黏液性交界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在黏液性癌、浆液性交界瘤及经典型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石蜡包埋胰腺癌组织中DPC4第5/6、7、9、10外显子基因的改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46例石蜡包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DPC4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结果 5例胰腺癌未扩增出DPC4条带,DPC4基因第75/6、7、9、10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率为10.9%(5/46);1例胰腺癌可见异常泳动带,基因突变率为2.2%(1/46)。结合以前实验,DPC4基因所有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率为39.1%(18/46),基因突变率为23.9%(11/46),总改变率为58.7%(27/46)。27例有基因改变的胰腺癌除1例外均为中、低分化腺癌,中、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PC4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改变在胰腺癌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DPC4基因改变与胰腺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 并以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为对照,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corpion ARMS突变系统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的方法分析EGFR在二者中的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拷贝数改变的情况。  结果  9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 Cushing综合征2例, 无功能性皮质癌7例。病例随访时间6~56个月, 皮质癌患者失访2例, 死亡6例。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中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7.8%(7/9), EGFR FISH阳性率为55.6%(5/9);仅有22.2%(2/9)皮质腺瘤存在EGFR蛋白的表达, 且EGFR FISH均为阴性。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腺瘤及皮质癌中均未检测出EGFR基因扩增及基因突变。  结论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非常罕见, 其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 EGFR蛋白过表达和7号染色体的高多体性较腺瘤更常见, 可能有助于与后者的鉴别诊断, 也有可能成为今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18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胰腺癌细胞系基因组中18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变化,探讨胰腺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规律。方法 选择18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的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探针,用与我院实验室自建的中国人胰腺癌细胞系PC-1、PC-2、PC-4、PC-7和来源于ATCC的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ASPC-1、Miapaea、BXPC-3共8株细胞系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胰腺癌细胞基因组中18号染色体和20号染色体发生非整倍体的特点。结果 在8株胰腺癌细胞系中7株细胞系18号染色体为二倍体,1株为四倍体,2株有1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丢失,另有2株18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发生重组:有3株细胞系20号染色体出现三倍体,其中2株同时有20号染色体重组发生,有3株细胞系20号染色体出现四倍体,其中1株伴有重组。结论 中国人胰腺癌细胞1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丢失,并有18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的重组发生;20号染色体扩增和重组是高频发生事件,这些染色体的非整倍体与胰腺癌发生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拷贝数,明确中国NSCLC人群中EGFR基因状态.方法 应用显微切割技术和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RMS)联合检测290例石蜡包埋、甲醛固定的NSCLC组织中其EGFR基因突变状态,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中209例EGFR基因拷贝数的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和EGFR摹因拷贝数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EGFR基因状态与肺癌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织EGFR突变率为41.7%(121/290),其中腺癌为48.4%,大细胞癌为16.7%,鳞癌为0.EGFR基因突变以第19、21外显子突变为主(92/121),其中6例存在两种类型的突变.EGFR基因FISH阳性率为51.2%(107/209),包括29例扩增,78例高多体性.其中腺癌FISH阳性率为52.1%,大细胞癌为75.0%,鳞癌为11.1%.检测结果显示NSCLC组织EGFR基因突变与EGFR基因高拷贝数主要存在于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EGFR基因拷贝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中国人NSCLC组织具有较高的EGFR基因突变率和FISH阳性率;联合检测EGFR基因拷贝数和基因突变可能更有利于靶向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近年来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 由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管理组牵头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859家单位病理科进行了包括人员配置、硬件设施、科室工作量、新技术使用情况在内的综合调查。本文旨在对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做一总结, 以期为中国病理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创新以及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中国病理科的应对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