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虾青素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眼科疾病、神经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体现一定的改善作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能辅助临床治疗。本文对虾青素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基于虾青素的特医食品开发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中B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首先分析了18周龄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与正常C57/B6小鼠脾脏中B细胞的周期和B细胞占脾脏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Annexin V和PI标记方法检测了B细胞及其亚类凋亡情况;进一步磁珠分选纯化小鼠脾脏B细胞,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C57/B6小鼠相比,活动期MRL/lpr狼疮小鼠的B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1),其中B细胞的早期凋亡比例增加(P0.01),而晚期凋亡未改变;凋亡的B细胞包括未成熟和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现,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IRC3明显降低(P0.01),而促凋亡蛋白BCL2L1和BBC3(PUMA)明显增加(P0.01)。结论:活动期狼疮小鼠B细胞的数目减少及早期凋亡的增加可能归功于抗凋亡与促凋亡蛋白的平衡改变,提示活动期SLE患者B细胞的减少可能与其早期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免疫学不仅仅是研究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学科,而且在揭示疾病的机制、实现早期诊断及精确治疗等方面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推动着医药学与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免疫学已是医药学及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但在教学中繁多的概念、抽象的内容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显示了免疫理论的深奥,加之现代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更突显了本课程教学的难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需要即席诊断并施药;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IL-1β对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纯化正常小鼠及SLE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用不同浓度的IL-1β或LPS联合IL-1β处理分选的B细胞后,CCK8检测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的活化及TLR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获得的B细胞纯度高达95%。IL-1β不影响正常小鼠和SLE小鼠脾脏B细胞的增殖,也不影响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但IL-1β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CD40、CD69、IL-6及IL-10的表达。进一步,IL-1β与LPS协同可增强SLE小鼠B细胞的CD40及CD69表达。IL-1β还可上调SLE小鼠B细胞中TLR4的表达。结论:IL-1β可能通过诱导TLR4表达来增强LPS刺激引起的SLE小鼠的B细胞功能异常,提示控制感染和抑制炎症可能达到减缓SLE病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机体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凋亡细胞产生,及时清除这些凋亡细胞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至关重要。在凋亡细胞的清除中,巨噬细胞发挥主要作用,其清除过程分为3 个阶段:招募,识别,吞噬。招募阶段,凋亡细胞会分泌“find me冶信号,吞噬细胞则会做出响应然后被招募到凋亡细胞处。识别阶段,凋亡细胞表面的“eat-me冶信号与吞噬细胞表面的吞噬受体相互识别结合。吞噬阶段,“eat-me冶信号向吞噬细胞内传导信号,例如激活GTPase Rac1,引起肌动蛋白聚合和细胞骨架的重排,促进对凋亡细胞的吞噬。若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出现障碍,未被及时清除的凋亡细胞将进入次级坏死状态而释放胞内的自身抗原。这些自身抗原可能刺激机体免疫活化而产生自身抗体,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本文就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秦皮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A375细胞给予秦皮素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ribosome S6 protein kinase,P70S6K)抑制剂PF-4708671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法考察秦皮素和PF-4708671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秦皮素和PF-4708671对m TORC1/p70S6K/S6通路关键蛋白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秦皮素和PF-4708671对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秦皮素与PF-4708671均可显著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0.01)。秦皮素与PF-4708671均显著抑制p70S6K/S6通路活性,下调间质细胞标志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秦皮素可能通过下调p70S6K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的MSC对B细胞生长、活化、功能、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MSC对B细胞的调控以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人非Hodgkin淋巴瘤B细胞系Daudi、Namalwa和Raji为研究模型,在CpG刺激和不刺激下,与脐带MSC分别共培养3天后,收集悬浮的B细胞,进行细胞计数,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染色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免疫球蛋白、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证明细胞接触的依赖性。实时定量PCR检测与MSC共培养6、12、24、48 h后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PK、JAK-STAT、PI3K信号通路蛋白的激活情况,抑制剂证明信号通路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MSC可阻滞Namalwa和Raji于G0/G1期,对3种B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抑制Daudi、Namalwa表面IgM的表达和3种B细胞表面CD86的表达,且抑制效应不依赖细胞接触和COX2的作用;显著上调Daudi内CCL2、COX2、IL-8的mRNA水平。但不影响TNF-α;显著激活3种细胞株上的ERK信号,ERK抑制剂可减弱MSC对Daudi表面分子和CCL2的调控。结论:MSC可阻滞B细胞系周期,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抑制B细胞系表面分子的活化、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ERK信号通路参与了MSC对B细胞系上述功能的调控,提示MSC抑制B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在治疗免疫疾病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悦  姜孟伶  曹金丹  彭忠禄  刘科峰  樊竑冶 《中草药》2023,54(22):7466-7473
目的 探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BP对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BP对巨噬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Src激酶家族成员(Src family kinases,SFKs)中的Src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运用庆大霉素保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BP对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的影响,同时使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APK、NF-κB和Src的抑制剂初步判断LBP的作用机制。结果 100~600 μg/mL的LBP对巨噬细胞无毒性,但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P<0.01、0.001),并且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作用。虽然LBP可促进巨噬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以及Src的磷酸化水平(P<0.01、0.001),但LBP诱导巨噬细胞吞噬S.aureus能力仅被TLR4抑制剂TAK242和Src激酶家族抑制剂AZD0530显著抑制(P<0.001),而不受NF-κB、MAPK抑制剂的影响。结论 LBP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并通过TLR4/Src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对S.aureus的吞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在HIV-1疾病进程中对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并探讨Treg细胞频率在HIV-1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抽取114例(男96例、女18例)HIV-1阳性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并分析其表达水平(频率和绝对数)在 HIV-1疾病进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其与CD4+细胞绝对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HIV-1感染者病情进展,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绝对数趋向下降并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正相关,而Treg细胞频率趋向升高并且与CD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Treg细胞频率及绝对数在ART治疗无症状HIV-1阳性感染者中显著降低,而在AIDS患者中却显著升高.结论:Treg细胞参与艾滋病免疫发病过程,并且在HIV-1感染的不同阶段,ART治疗对Treg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通过控制Treg细胞的水平可能有助于HIV-1感染疾病的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