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CT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骨科共收治累及关节骨折134例(包括髋臼骨折36例、骨盆15例、膝关节64例、肘关节11例、肩关节8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对关节面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36例髋臼骨折中27例行手术治疗,骨盆15例中12例行手术治疗,64例膝关节骨折中55例行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骨折7例,8例肩关节骨折4例行手术治疗。结论三维CT重建能清楚地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关节面骨折,对术前骨折分类、治疗方案制订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胫骨Pilon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985年1月-002年5月共收治pilon骨折72例,I型12例,II型32例,III型28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I型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II、III型骨折分别采用三种治疗方法:即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I组);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或外固定支架(II组);分步延期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III组)。随访0.5—1 7年,平均6年。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石膏外固定治疗I型骨折优良率达100%,I、II、III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II型75%、III型50%:(2)II型80%、III型44%;(3)II型79%、III型45%。并发症有伤口不愈合、感染、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等,以I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III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治疗效果取决于原始损伤的程度、关节面的复位情况、骨折的艮好固定。三种类型骨折的疗效排序为:I型>II型>III型。II、III型骨折的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I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推荐使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石膏或外固定支架治疗II、III型Pilon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效果。方法:8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45例为未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组),43例为骨质疏松同时已发生第一次骨折患者(合并骨折组),两组各自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亚组。观察亚组应用疾病管理模式处理,对照亚组应用传统模式处理。比较各亚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分布,对骨质疏松症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措施依从性及治疗后12个月骨折发生率和骨密度T值。结果:各亚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亚组对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措施依从性均优于对照亚组(P0.05),治疗后12个月骨折发生率较对照亚组降低,骨密度T值较对照亚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疾病管理模式处理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装置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装置(DRFS)加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9例腰椎滑脱行常规椎管探查后,利用I)RFS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取自体髂骨作两侧椎体问植骨。结果:19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4个月。X线检查显示植骨无吸收,全部获得融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DRFS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DRFS加椎体间植骨术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的毁损伤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我们对其中合并拇食指掌指关节骨折缺损脱位,采用小骨块移植方法修复,以尽可能保持患手的功能,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18~51岁,平均27岁,男性13例,女性1例。9例为电锯伤,5例为机器伤。拇指6例,食指8例...  相似文献   
6.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存症与并发症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并存症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289例的临床资料,有258例(89.2%)存在一种以上并存症,有61例(21.1%)存在一种或二种并发症。结果:并存症和并发症与年龄关系不大,但并发症的发生却与并存症的存在有关。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中,应正确认识并存症在手术风险评估中的意义,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同时不应忽视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Stef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14例报告柯楚群司徒良梁寒洁许知光林英权何伟东梁观宝作者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应用Ste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  相似文献   
8.
粗隆间骨折前后移位与Gamma钉术中术后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粗隆间骨折前后移位对Gamma钉内固定术的影响及术后处理。方法:对63例患者术中及术后照片进行量度,统计前后移位超过0.5cm的病例及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线1.0cm的病例。结果:术后存在骨折前后移位者约30%,以不稳定型骨折多见,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线者10例,其中3例发生拉力螺钉穿出股骨头。结论:粗隆间骨折前后移位以不稳定型多见,部分移位发生与Gamma钉的安放有关,移位可导致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心,术中应适当使用放射线透视,对拉力螺钉偏离股骨头中心者术后应延迟下床负重活动。  相似文献   
9.
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2月~2002年6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17例,其中带腓骨复合瓣6例,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包括胫骨缺损,皮肤缺损最大22cm×11cm,胫骨缺损2~4cm,切取皮瓣最大23cm×12cm,受区吻合血管为胫前动、静脉.结果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软组织及骨缺损修复效果好,随访6~38个月,植骨与骨折端于术后2~4个月达临床愈合,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11~18个月塑形接近胫骨形态.结果小腿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可带腓骨复合瓣的优点,是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是为了使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呈现出逐步均等化趋势。近年来,医疗改革的层层推进使得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逐步扩大了部分服务项目覆盖面。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预算、拨付、使用、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本文对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内涵、使用及核算要求进行解读,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