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体外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兴奋损伤模型,探索其凋亡发生是否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细胞色素C(Cyt C)释放而实现,为今后干预性使用神经保护剂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及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选用合适谷氨酸浓度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利用LDH测定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谷氨酸暴露后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动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及线粒体内和胞浆内Cyt C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呈明显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0 μmol/L浓度可使LDH释放量明显增加 (18.4%,P<0.05),暴露后6 h凋亡率显著增加;凋亡发生前,神经元caspase-3活性已明显增高(3 h),6 h达高峰;线粒体Cyt C释放发生在caspase-3增高前,30 min时胞浆内Cyt C水平即明显增加(P<0.05),3 h胞浆内Cyt C水平超过线粒体内,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进行性减少。结论:50 μmol/L谷氨酸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线粒体膜,使Cyt C易位释放入胞浆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和传代的新方法。方法:从新生大鼠海马中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不断增殖克隆,采用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进行传代,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球,并能稳定传代,呈nestin阳性表达,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采用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传代的细胞球生长快,数量多,体积大,折光性好。结论:利用无血清技术和特定生长因子,可以使来源于新生大鼠海马的NSCs在体外扩增,利用大鼠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可以有效地进行传代,稳定高效地培养出NSCs。  相似文献   
3.
心肌营养素-1对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束晓梅  李振宏  陈雪梅  杜淑珍 《医学争鸣》2008,29(17):1555-1558
目的:探索重组腺病毒心肌营养素-1(Adv-CT-1)对谷氨酸(Glu)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措施.方法:海马神经元分为3组:单纯Glu组、CT-1干预组(Adv-CT-1 转染)及对照组;利用相差显微镜检查、DNA片段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流式细胞技术,对各组神经元进行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及线粒体内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 C)水平变化.结果:Glu组神经元呈现明显形态改变,并见DNA梯状条带形成,CT-1组未见类似改变;Glu组神经元在Glu暴露后6,9及18 h,LDH释放量(14.3%,24.6%及28.4%)及凋亡率(6.2%,18.8%及26.4%)均高于CT-1组(分别为9.2%.16.1%,19.7%及3.6%,11.3%,16.1%);Glu组Caspase-3活性3 h即增加(25.6%),6及9 h达到62.4%及46.1%,CT-1组3 h时的Caspase-3表达分别为13.6%,45.2%及17.1%,均低于Glu组(P<0.05);Glu暴露30 min,神经元胞质内Cyt C水平增加,之后进行性增高,线粒体内Cyt C进行性减少;Glu暴露后6 h,CT-1组神经元胞质内Cytc较Glu组减少了55.7%(P<0.05).结论:Glu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涉及线粒体Cyt C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CT-1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经由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通过减少线粒体Cyt C释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但2岁前可有变化)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探讨脑瘫病因、临床表现与CT的关系,以期早期诊断脑瘫,现将1995年7月-1998年7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的52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6月8例,-1岁26例,-3岁12例,>3岁6例。1.2病因:早产、低体重17例(33%),缺氧窒息12例(23%),异常分娩5例(9%),近亲婚配4例(8%),核黄疽2例(4%),原因未明12例(…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闹”现象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更伤害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方偿付制度或可根治这种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肌营养素1(CT1)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观察对大鼠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1)将携带CT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CT1)转染NSCs,并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2)随机将54只SE大鼠分为联合移植组、单纯移植组及模型对照组(各18只),分移植后1、4及8周3个时间点(各6只).(3)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SCs存活、分化及迁移;水迷宫试验观察空间记忆功能.结果 移植后4及8周,联合移植组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单纯移植组,并见细胞迁移,单纯移植组未见细胞迁移;联合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于单纯移植组(P<0.05).结论 CT1能促进NSCs在SE大鼠脑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NSCs-CT1联合移植可改善大鼠SE后空间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中央一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72.9%的BECT发病年龄为5—10岁;95.8%的发作与睡眠有关:75%为部分运动性发作,41.7%泛化为全身性发作,25%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频率低,发作时间短。脑电图背景正常,有中央、颞区高波幅的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睡眠期放电明显增加。神经系统体查和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BECT的发作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发作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发作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80例初治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常规予降温、镇静止惊、激素、干扰素、脱水剂和脑细胞营养药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GC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和意识好转时间分别为5.12±1.47(d),2.16±0.85(d)和3.60±2.0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30±2.22(d),3.10±1.21(d)和8.27±2.79(d),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2.12±2.23,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3.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可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惊厥和昏迷时间,促进患儿尽早清醒,使近期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肌营养素1(CT1)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癫(癎)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探讨CT1-NSCs移植对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状纤维发芽(MFS)的影响.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S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CTI-NSCs移植组、单纯NSCs移植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8只.各组再分为移植后1、4、8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共聚焦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的NSCs在脑内存活、分化及迁移情况;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并计数CA1区神经细胞数;Timm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MFS形成.结果 (1)移植后4周及8周,CT1-NSCs移植组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单纯NSCs移植组,前者可见神经细胞向周围迁移,后者未见明显迁移现象.(2)SE后大鼠CA1区神经细胞数随时间推移进行性减少,CTI-NSCs移植组细胞数(移植后1、4,8周分别为68.85±11.49、60.89±12.17和51.51±13.34)多于单纯NSCs移植组(67.92±10.78、42.56±11.47和30.49±10.12),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0、5.334,P<0.05).(3)SE后大鼠齿状回内分子层可见MFS形成,且MP3评分随时间推移进行性增高;移植后1、4,8周时CT1-NSCs移植组MFS分值(0.77±0.04、2.48±0.89和2.39±0.82)明显低于单纯NSCs移植组(1.12±0.62、3.17±0.64和3.88±0.51,t=6.059、9.511、9.728,P<0.05).结论 CT1能够促进NSCs在SE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和分化,CTI-NSCs移植对SE大鼠海马损伤有修复作用,并可抑制海马MFS形成.  相似文献   
10.
快速肥胖伴通气不足、下丘脑功能不全和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综合征(rapid-onset obesity with hypoventilation,hypothalamic dysfunction,and autonomic dysregulation syndrome,ROHHADS)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诊治不及时可能导致灾难性心肺并发症。目前国内未见该病报道,该文报道1例ROHHADS患儿,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3岁女童,以快速体重增长、发热、意识障碍及惊厥为主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示体重20 kg,嗜睡状,呼吸不规则,颈抗阳性。辅助检查示血泌乳素及促卵泡素增高、低钠血症;腰椎穿刺示颅内压增高。头颅MRI和核磁共振静脉造影示脑室周围对称性病变,右侧横窦、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睡眠监测示低通气;患儿最终诊断为ROHHADS,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控制颅内压、抗凝及呼吸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对于不明原因肥胖、发热、低通气,伴或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均需考虑ROHHADS可能。早期诊断和规范随访可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