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发育阶段不同的鸡和大鼠的小脑标本外形,并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结构。鸡卵在孵育的第6天,小脑原基出现。第15天小脑皮质形成,普肯野氏细胞(普氏细胞)排成一层。新生鸡小脑皮质发育近成年状态,普氏细胞发育基本完成。大鼠在生后第5天小脑皮质形成,第20天发育成熟。在生后第5天普氏细胞排成一层,第20天接近成熟状态,此时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为粗面内质网和多聚核蛋白体区域性集中分布。鸡小脑比大鼠小脑发育早,这是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温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以及bFGF和NGF对高温处理后神经细胞存活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MTT、NSE ELISA测定技术。结果 :①高温处理后神经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②外源性bFGF、NGF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神经细胞活性 ,其抗体均不同程度地使神经细胞活性降低 ,但二者联合应用神经细胞活性增加不明显 ;③NSE ELISA检测结果与MTT检测结果一致 ,但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结论 :外源性bFGF和NGF对高温处理后神经细胞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年龄的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用免疫细胞化学改良的ABC法及常规组织学方法检测了VP神经元及相关核团的生后发育。结果表明,在后1天,SON,PVN,CN可辨认;生后5 ̄10天,SCN出现;20 ̄30天,室管膜由假复层柱状上皮变的单层柱状上皮,相关核团的细胞变大,胞浆增多,大神经元胞体直径达20 ̄25μm,与60 ̄90天的结构相似,免疫细胞化学(ICC)显示,生后1天,SON,PVN,CN  相似文献   
4.
取孕17~20天的Wistar大鼠胚胎小脑组织植入同种大鼠小脑内。移植后10天,移植块与宿主脑组织融为一体,两者之间无隔膜,也无疤痕组织;移植物明显变大,充满预制脑腔,其外颗粒层细胞分裂相多,普肯野细胞结构特征出现,分子层、普肯野细胞层及内颗粒层依次排列,小脑皮质形成。移植后20天,普肯野细胞明显排成一层,尼氏体出现。移植后30天,外颗粒层消失,小脑皮质成熟。实验证明,同种胚胎脑组织移植,移植块可成活并按其固有模式生长成熟。  相似文献   
5.
大鼠胚胎小脑组织移植,移植物能够成活并逐渐生长。普肯野细胞胞体面积移植后5d为37.09μm2,移植后20d增至247.01μm2。移植后30d普肯野细胞胞体面积、分子层厚度均明显少于移植后20d,差异有显著性,(P<0.01)。移植后40d移植物周围可见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移植后60d,移植物变小,普肯野细胞缩小为166.32μm2。普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可见固缩碎解的细胞核。移植后90d,移植物中仅见散在的普肯野细胞和巨噬细胞。提示胚胎小脑组织移植,移植物在宿主脑内存活时间比在其它部位长,但可能有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由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最佳条件。方法 从小鼠胚泡内细胞团中获取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向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维甲酸、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 维甲酸、β-巯基乙醇 维甲酸 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用维甲酸、β-巯基乙醇和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联合诱导胚胎干细胞,可使70%以上的胚胎干细胞分化为NSE免疫阳性的神经细胞。结论 维甲酸、β-巯基乙醇和大脑皮层细胞条件培养液联合应用对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有明显的互补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下丘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生后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凋亡的规律及禁水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生后发育不同阶段的大鼠下丘脑,(1)用Bouin液固定,骼TUNEL染色;(2)用改良的Bouin液固定,核固红结晶比染色。结果:(1)委后1d凋亡细胞最多,主要位于下且脑背侧偶室旁核附近。生后5d,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以后凋亡的亡细胞越业越少。60d和见到凋亡细胞,两种以方法结果相似;(2)成年大鼠禁水后,未见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内微环境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状况,确定胚胎干细胞脑内移植的最佳分化阶段。方法:将未分化的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和经维甲酸初步诱导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分别进行侧脑室内移植,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胚胎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未分化的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侧脑室内移植后.不能很好地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有形成畸胎瘤的倾向。而经维甲酸初步诱导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侧脑室移植后4周,移植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细胞为NSE免疫阳性细胞.部分细胞的胞浆中可见尼氏小体。具有神经细胞的典型特征。结论:经过维甲酸诱导后,胚胎干细胞发生了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在侧脑室微环境中可以存活.并朝着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目的:研究小鼠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元在生后各发育阶段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取生后不同阶段的小鼠下丘脑,按常规的超微结构制作方法制作电镜标本,1200EX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生后1d粗面内质内网(PER)短,散在分布,凋亡细胞多;生后5d,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有髓神经纤维开始形成;生后20d,各种细胞器均已出现,RER变长,平行排列,多聚核糖体布于其间,Golgi体明显;生后30d,细胞器发达,分泌颗粒明显;生后60d,Golgi体发达,分泌颗粒增多增大。结论:生后30d,小鼠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元已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0.
大鼠孕19~21天的胚胎小脑,分别放在4℃、培养液1640及-15℃加有10%DMSO抗冻剂的培养液1640中。两组材料保存1、3、7天后。分别移植于成年同种大鼠创伤小脑内。均在移植后12天取受体小脑行常规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是移植的脑组织大部分成活,其组织层次及细胞结构正常、清晰、且有细胞分裂。在-15℃、保存7天的胚脑组织移植后脑细胞均变性死亡。表明4℃是短期保存移植用胚脑组织的最适温度;移植用的胚脑组织低温保存是一可行和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