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题导向型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主导和中心的教学法(PBL)是以设置系列临床问题为线索、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我科采取纵向深入与横向扩散相结合的提问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是常用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血糖和血脂代谢障碍、心脏毒性损害、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急性大量氯氮平中毒可导致昏睡、意识不清、晕厥、肺水肿、低血压、肝损害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1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用常规剂量与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监测24小时尿蛋白(UP)、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及血脂状况,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疗效、降低Scr、减少UP、增加ALB及改善血脂状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各项指标好转、提高疗效、安全性好、可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以严重骨病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SS(pSS)是指非继发于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的SS。pSS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亦不同,对于不典型的SS,临床常易漏诊或误诊。本科曾诊治1例以严重骨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顽固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pS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获得性肾囊肿并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因发现蛋白尿1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腹痛2h入院.患者11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 、抗核抗体 、狼疮细胞 ,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间断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病情进展,于1年前进人CKD5期,B超检查见双肾萎缩,皮质回声增强,未见肾结石及囊肿.给予每周3次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器采用聚砜膜17R),间断HDF(1次/2周),普通肝素每次30mg抗凝,病情比较稳定,尿量约50mL/d,色黄.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疼痛、脱发及皮疹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衰竭并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68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患者分为肾衰心衰组(n=38)和单纯肾衰组(n=30),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2组肾衰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和肾小球率过滤(eGFR)水平;比较2组肾衰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及肾衰心衰组治疗后左心室功能;并对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组肾衰患者NT-proBNP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P<0.05);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肾衰心衰组患者NT-proBNP逐渐升高,eGFR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2组肾衰患者NT-proBNP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肾衰心衰组患者LVEDd、LVEDs、IVST、LVMI均降低,LVEF和FS升高(P<0.05或<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95,P<0.01),与LVEDd、LVEDs、IVST、LVMI呈正相关(r=0.325,r=0.214,r=0.289,r=0.326,P<0.05或<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58,P<0.01),与eGFR呈负相关(r=-0.158,P<0.05).结论 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NT-proBNP普遍升高,动态监测NT-proBNP可以密切观察容量负荷的变化,同时行规范的血液透析可降低NT-proBNP,延缓心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联合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有尿毒症脑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某院收治的76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治疗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技术与血液灌流技术联合对患有尿毒症脑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P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31例难治性IPN患者接受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同时口服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GC)。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2个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尿蛋白定量提示完全缓解9例(29.04%)、显著缓解10例(32.26%)、部分缓解7例(22.58%)、无效5例(16.12%),总效率为83.88%。各病理类型观察结果显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及IgA肾病(IgAN)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膜性肾小球肾炎(MGN)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结论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对大部分难治性IPN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因病理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9.
李展旭  李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79-248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减少尿毒症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例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00 mg,为期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司匹林对减少内瘘形成效果确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ICU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45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对患者在入院后展开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水平检测,在肌酐值最大日进行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计算肌酐清除率与GFR。结果:肾损伤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GFR呈显著相关性。结论:ICU中可将血清胱抑素C作为急性肾损伤患者GFR理想标志物,且灵敏度较肌酐更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