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病耻感,转变疾病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定喘汤化裁治疗儿童哮喘临床各证候28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定喘汤化裁治疗儿童哮喘中医辨证发作期热性哮喘和寒性哮喘及缓解期的肺气虚弱、脾虚气弱、肾虚不纳两期各证候的疗效。方法以治疗本病286例患儿为对象,根据临床不同证候应用定喘汤化裁治疗。3 d为1个疗程(1个观察周期)。结果治愈169例,治愈率59.0%。3 d后评定效果,效果良好199例,占69.6%,有效61例,占21.3%。6 d后见效者21例,占7.4%,无效5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2%。结论定喘汤化裁治疗儿童哮喘中医辨证临床两期各证候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需采用压迫方法止血,要求患者被迫卧床时间长,易造成患者的不适,如疼痛和排尿困难[1]。Angio-seal装置用于介入性导管技术操作后,可使股动脉穿刺点的快速闭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  相似文献   
4.
李小侠  李静  李欣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62-2364
目的:探究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间于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采取肺康复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3月—2020年2月间采取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较护理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8、5.483,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6MWD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GRQ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3、3.32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联合分级运动肺康复训练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李小侠  姚小青  张峰 《陕西中医》2010,31(3):299-300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味治疗小儿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采用补中苦榆汤(黄芪、地榆、党参、云苓、升麻等)治疗本病患儿246例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患儿的白细胞数值恢复正常,最快者为1个周期,最慢者为8个周期。治愈123例,有效1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9%。结论:补中苦榆汤对小儿白细胞数值减少症有健脾益气调中,燥湿解表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六西格玛(6σ)评价陕西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数据,发现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实验室在线填报质量指标数据,将数据转化为σ值进行评价。结果参加调查的临床实验室256家。15项质量指标中,对于标本可接受性指标(7项)和检验报告适当性指标(3项),90.0%以上的实验室数据可接受(σ≥3);而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指标(5项)的数据可接受比率较低。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实验室间比对率的实验室数据不可接受(σ<2)的比率分别是60.7%、7.1%、16.2%、94.9%。结论陕西省临床实验室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尚待提高。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以提高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健康人咽部菌群密度为参考[1],研究呼吸道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变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以咽部菌群的密度变化来评估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采集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62例咽部菌群正常,60例咽部菌群异常)和21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研究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与临床症状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62例咽部菌群正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治疗与不治疗在症状改善和痊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咽部菌群异常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的CP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219例下呼吸道患者(其中121例细菌性肺炎、74例重症肺炎及24例肺脓肿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当咽部菌群在治疗过程中恢复正常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符合率分别为92.6%,86.5%和87.5%。结论 咽部菌群密度在健康人群之间保持着一定菌群种类和数量的稳定,但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会导致咽部菌群失调; 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结合咽部菌群密度的变化来评估,这样可减少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天数,同时避免诱发耐药菌的产生和呼吸道菌群的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HBV检测结果分析,探讨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从陕西省人民医院产前检查中筛选254例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者HBV标志物,并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孕产妇血清HBV-DNA。结果 254例HBsAg阳性孕产妇,其新生儿脐血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5.12%和13.78%; HBeAg阳性组孕产妇的新生儿脐血HBV感染阳性率53.33%,远高于HBeAg阴性组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新生儿脐血HBsAg和HBeAg阳性率随孕产妇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秩和检验,P<0.001); HBeAg阳性孕产妇的HBV-DNA检测阳性率100.00%,远高于HBeAg阴性孕产妇的阳性率1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结论 孕产妇HBeAg和HBV-DNA阳性是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对于没有实时定量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和妇幼保健院,HBeAg筛查就尤为重要; 对育龄妇女孕前进行HBV的干预和治疗,使HBV-DNA和HBeAg转阴后妊娠,是降低HBV宫内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ISSR和SRAP技术评价浙南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浙南忍冬属LoniceraL.药材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5种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NTSYS软件处理数据,UPGMA构建聚类图;Mantel检测法对2种标记进行相关性检验;用引物分辨力(RP)、多态性条带比率(PPB)等参数对标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6条ISSR引物和22对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232、215条带;UPGMA可将5种忍冬属药材聚为2大类,一类为金银花基原植物,另一类则为山银花基原植物,两种标记技术相关系数(r)为0.970 3.结论 ISSR和SRAP均可有效地分析忍冬属药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技术优于SRAP.  相似文献   
10.
吴志刚  李小侠    范传颖    陶正明 《中国药学杂志》2013,23(9):681-686
 目的评价山药资源的多样性,为山药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山药栽培居群中的21个山药品种为试材,进行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Popgene1.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30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9条;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81、Shannon信息指数为(I)0.4416、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t)为0.2891,阐明了山药居群间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居群内以河南温县薯蓣居群多样性最高,PPB为35.92%,而福建三明(FJSM)和浙江高楼(ZJRG)山薯居群多样性最低(PPB=0%);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658、基因流(Nm)为0.0775,揭示山药居群间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8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498~0.4879,因栽培物种的不同被聚为4类;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可将21个山药品种分别归属到薯蓣、参薯、褐苞薯蓣、山薯种内。结论山药品种呈现较高遗传多样性,4种基原山药种间遗传差异较大,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是鉴别我国山药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