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类患者多伴有脊髓的损伤,当前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够达到骨折部良好的复位。近年来,临床手术内固定的选择上主要是脊柱后侧入路的哈、卢氏棒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本院在使用中体会到哈、卢氏棒有着一定的优势,复位效果满意。现对其优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在下腰椎手术中如何更好地预防硬膜损伤。方法 :对发生硬膜损伤的 2 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硬膜损伤的原因有解剖学因素 (退行性变、腰5骶1部位特殊等 ) ,有疾病本身因素 (多次大推拿、再次手术等 ) ,重要的技术性因素。结论 :二次手术要从正常部位进入 ,才能避免硬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计算机导航下对15例胸腰椎疾患行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术中共用72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进行X线透视及CT平扫,用Richter分类法对螺钉固定位置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在导航下完成,1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螺钉位置根据X线及CT复查结果,按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优68枚(94.4%),良4枚(5.6%).术中透视未发现螺钉突入椎管及穿出椎体外,未发生神经根、脊髓、血管损伤.术中C臂X线机透视的次数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C臂导航能够明显减少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误差,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CT导航系统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三维CT导航系统辅助下,对导航组13例患者植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65枚,其中胸椎骨折4例、腰椎骨折7例、腰椎滑脱症2例;在x线透视下对传统组14例患者植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70枚,其中胸椎骨折3例、腰椎骨折7例、腰椎滑脱症2例、崾椎间箍突出症2例。术后均行CT扫描,按Richter分类法评估螺钉的位置。结果:术后按Richter分类法评估,导航组螺钉位置优62枚(95.4%),良3枚(4.6%),差0枚;传统手术组优57枚(81.4%),良10枚(14.3%),差3枚(4.3%)。两组置钉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神经、脊髓损伤。24例随访0.5~1.0a,复查X线片和CT,无螺钉松动和断裂钉,无迟发性脊髓损伤。结论:三维CT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手术精度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指患者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而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每天所需要全部营养物质的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Dudick及Wilmoe率先报道了临床应用TPN成功经验后,近40年来。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更新换代,插管技术的普及。中心静脉插管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长期静脉营养、自体干细胞移植、血液净化、快速输液、化疗等。但TPN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sepsis,CRS)仍是棘手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应用拉力螺钉和锁定钢板固定第一跖骨近端斜形截骨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所有本院第一跖间角(IMA)大于16°的拇外翻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的术前、术后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AOFAS)评分.共有63例患者的71足纳入本研究,其中44例患者(69.84%)使用拉力螺钉固定,19例患者(30.16%)使用锁定钢板.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5±13.7)岁.结果 两组的年龄、术前和术后的AOF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螺钉组的随访AOFAS评分平均为78.9±13.6,而钢板组为73.3±19.0 (P<0.05),且两组的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病例中,有7例患者(11.11%)拇外翻复发,其中6例(9.52%)是螺钉组,1例(1.59%)是钢板组.在7例复发的患者中,全部是大于60岁的老年人.结论在IMA大于16°的拇外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锁定钢板和拉力螺钉对第一跖骨近端斜形截骨进行固定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自1999~2010年,对78例80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分析翻修原因。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4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1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26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1髋,1~2年6髋,5~10年42髋,10~17年21髋。结果根据本组统计,翻修常见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术后感染、假肢周围骨折、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断裂,而且其中某些病例失败原因往往存在合并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适当的假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鼻内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短期疗效及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75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行鼻动力切割组(30例)和低温等离子消融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咽鼓管功能情况.结果 低温等离子消融组腺样体切除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鼻动力切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鼻动力切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术后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评分相当,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鼻动力切割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相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鼻动力切割术,这种手术方式微创且安全,但是其术后继发感染和继发出血量较高,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 II、III型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运用延期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Ruedi-Allgower II、III型Pilon骨折42例临床资料,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30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6例,良2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稳定性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