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提取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动物实验、记录及预处理方法. 方法:采用猫做为实验动物模型,信号通过生理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运用自回归模型谱分析法、有限冲击响应数字滤波器以及基于成组t检验的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 结果:获得具有明显同步特征的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信号,提取出4种可用于进一步分析的电活动特征参数. 结论:动物模型及记录系统能够实现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准确记录,预处理方法从原始信号中提取出电活动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2.
对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介绍国外各小组在交感神经放电特征的统计学分析、功率谱分析、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以及和其它生理指标的多变量耦合分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总结当今交感神经电活动分析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展望这一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按照脉搏血氧计相关标准,对两类脉搏血氧计实施人体实验评估,对其准确性进行评价并验证所建立的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方法以10名健康志愿者为被试者,在逐步降低其血氧饱和度的过程中,利用脉搏血氧计和血气分析仪测量被试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对二者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脉搏血氧计的准确度。结果血气分析结果按标准要求呈平台期均匀分布;脉搏血氧计的测量结果与血气分析值高度相关,确定系数为0.95;市场成熟产品MaSimo血氧计的准确度评价结果与厂商说明一致。结论所建立的脉搏血氧计的人体实验评估方案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于脉搏血氧计的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下急进高原人员发生高原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的特点规律,初步探讨CSA的发生程度与特征性生理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人.所有受试者急进3800 m高原环境,低氧环境暴露48d.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10 d,在常压低氧舱内进行连续10d(每天210 min)的阶梯式低氧暴露训练;供氧组:进入高原后前10 d,受试者实施阶梯式低氧暴露方案;对照组:不做任何措施进入高原.试验过程中,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设备对受试者进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并对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量. 结果 ①高原低氧环境暴露的48 d内,12名受试者CSA指数均值先呈上升趋势,第18天升高至最大值9.62次/h,之后呈下降趋势,第48天降低至2.72次/h;CSA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到第16天达到最大值(41.67%),然后不断下降,到第48天达到8.33%.②低氧暴露前10 d,与对照组比较,预习服组和供氧组受试者CSA发生率降低(x2=12.984、12.984,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CSA指数均值小于1次/h,对照组CSA指数均值均大于1次/h.③受试者CSA指数均值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747、0.934,P<0.01). 结论 阶梯式低氧暴露措施可明显提升睡眠质量;CSA可作为人体高原低氧环境习服或慢性高原病发生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检测系统(Micro-movement Sensitive Mattress Sleep Monitoring System,MSMSMS)自2003年成为定型产品以来,通过广泛应用,已经证明它在检测睡眠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SBD)方面具有重要价值.SBD是飞行人员常见病症之一,可严重影响飞行安全[1].因此,及时检测发现患有SBD的飞行员并进行矫治,对保障飞行安全和飞行员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通过皮肤温度估计体核温度的连续、动态、长时间无创体温监测新方法.方法提出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温度(咒)而获得个性化的绝热材料热阻(Re)对体表组织热阻(Rc)比值的途径,实现从皮肤温度(Ts)中扣除环境温度(Te)影响,从而达到从皮肤温度(Ts)测值中估计体核温度(Tc)的方案和具体测量方法,并用自行设计的模拟体温发生器对此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和准确性验证,结果体核温度估算值和体核温度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996,估值误差小于0.2℃。结论该方案估计的体核温度很好地反映并跟随实际体核温度变化,在实现体温各异性测量中消除了环境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实现了体核温度长期、动态、无创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8.
在睡眠监测系统中,心率检测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针对新一代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从床垫上获取心率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床垫系统所得信号预处理,即滤波和体动判别,然后利用信息融合筛选最优信号来判断心跳特征点。和脉搏波心率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所得床垫心率可以正确反映被测者平静状态下的心动周期和整晚心率变化趋势,为实现无负荷睡眠监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理和病理因素的改变会导致光电容积波(photoplethysmography, PPG)波形的变化。为探究氧含量降低时PPG波形的变化,本研究在氧浓度为13.4%的常压低氧舱中(相当于海拔3 600 m)开展实验,记录每个志愿者在短时低氧暴露之前和过程中的指尖PPG信号,提取了9个与面积和时间特征相关的PPG参数,并测量了4次血压。结果表明,由常氧环境进入低氧环境后,7个PPG参数在所有志愿者中发生了显著一致的变化(P<0.05),2个参数的变化不具显著性差异,且各PPG参数的变化方向不同。从PPG中提取的脉率变异性(pulse rate variation, PRV)指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当氧含量降低时,PPG面积参数的升高与低氧暴露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的生理机制相符,PPG时间参数与血压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低氧条件下无创监测人体外周血管阻力和其他生理指标的变化提供思路,并为缺氧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急进高原前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急进高原后渐进式低氧暴露及急进高原3种不同进驻高原方式的习服效果. 方法 12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人.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在常压低氧舱进行连续10 d的渐进式间歇性低氧暴露训练(1次/d、210 min/次),模拟海拔高度从3000 m递增至4500 m.供氧组急进高原后前10d,对受试者实施渐进式低氧暴露方案:白天活动期间,宿舍内采用弥散式供氧,氧浓度22%~25%o,等效生理高度2600~3500 m;夜晚睡眠期间,利用睡眠氧帐进行供氧,氧浓度25%~27%,等效生理高度2000~2600 m;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3组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和睡眠情况. 结果 ①在3600 m模拟海拔高度检测,预习服组通过10 d训练后SaO2明显高于训练前(t=3.66,P=0.035).②3组受试者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3~70.865,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7.88,P<0.05或P<0.01). 结论 进驻高原前进行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和急进高原后进行渐进式低氧暴露均可提高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