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全国28省(市)的69所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讨论了普通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述医患交流与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绩效的关系,分析医患交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讨论医患交流对医院绩效的影响,提出改善医患交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山东胶东地区大学生鼻与面型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积累大学生的体质人类学方面调查资料,为美容、整形外科学提供面部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按体质人类学测量要求,对山东胶东地区大学生(男:195人,女:181人)鼻与面型进行了活体测量,并计算了鼻指数、鼻深指数和形态面指数。结果:各项测量指标及指数,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且均有显著性性别差异。山东胶东地区大学生的鼻型以狭鼻型为主,面型以过狭面型和狭面型为主。结论:鼻与面型的差异与性别、地区及年龄有关。进行面部美容、整形手术时。应注意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4.
体外超声碎石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肾结石患者的痛苦[1,2],但经碎石治疗后的小块碎石在排泄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患者甚至在术后长时间内不能完全将碎石排出体外,这将导致肾结石再次复发[3],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苦恼.有鉴于此,我们试制了一种声波辅助治疗仪[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100例采用机械通气超过48 h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VAP患者32例,发生率为32.0%;经过VAP危险因素分析,机械通气时间≥5 d、昏迷、血清白蛋白<30 g及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VAP危险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物理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搞好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医学影像物理基础课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几个来我们在基本教学内容的确定、部分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的更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的深化、习题建设与实验教学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研究不同饲养环境对鸡新纹状体(MNH)神经细胞树突棘的影响。②方法选择刚孵出的WhiteLeghorn鸡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同笼群养,实验组隔离饲养,7d后,其脑神经细胞发育基本成熟,将其处死并灌注固定,采用5%LuciferYelow对MNH神经细胞进行细胞内染色,并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对神经细胞树突棘进行分类、测量和统计分析。③结果实验组中各种树突棘的茎径平均值较对照组大(t=5.956,P<0.001);且实验组中S型和M型树突棘茎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4.25,5.11,P<0.01),T型树突棘长度也较对照组大(t=4.26,P<0.01)。④结论社会接触和相互学习能影响脑MNH神经细胞初期的发育成长,提高其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提高突触间的传递效率,并能促使M型、S型树突棘向T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石凤丹及参掺伪品的鉴别,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市场所购药材及野外采集的药材进行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特征,薄层色谱几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石丹凤及其掺伪品在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均有较显著区别。结论:石凤丹及其掺伪品之间在药材形状、显微组织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均不同,但三者均含有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9.
介绍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原理、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Ca~(2+)和PKc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Ca2+和蛋白激酶C(PKc)在巨噬细胞激活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检测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PKc的活性。③结果胞外Ca2+络合剂不影响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F)的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剂A23187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完全丧失;胞内Ca2+拮抗剂能够抑制MAF或A23187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并且有剂量依赖关系;巨噬细胞激活剂能使胞质中PKc活性大大降低,而使膜结合PKc活性明显升高。④结论Ca2+和PKc在巨噬细胞激活的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