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果体区肿瘤占脑肿瘤的1%,多数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肿瘤位置深,接近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很大,肿瘤全切除率低,病死率高,而且生存质量差。松果体区肿瘤以生殖细胞瘤多见,有报道占该区肿瘤的50%~70%,由于该肿瘤对放疗极度敏感,所以放疗也可使肿瘤接近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表阿霉素、顺铂、氟脲嘧啶三药联合治疗有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  1999.10~ 2 0 0 1.8对 2 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用表阿霉素 (70mg/m2 ,d1)加顺铂 (10 0mg/m2 ,d1)和 5 -氟脲嘧啶 (10 0 0mg/m2 ,d1~ 5 )方案联合化疗 ,2 1天为一周期 ,共 2周期。结果  1.疗效 :化疗后颈淋巴结完全消失 (CR) 8例 (30 .77% ) ,缩小 >5 0 % (PR) 14例 (5 3.85 % ) ;鼻咽部病灶CR0例 ,PR17例 ;有效率 (PR +CR) :颈淋巴结为 84 .6 2 % ,鼻咽部原发灶为 6 5 .38% ;放射治疗结束时颈转移淋巴结全部消失 ,鼻咽部原发病灶消失 19例 ,另 7例缩小大于 5 0 % ,且病灶表面黏膜均恢复光滑。 2 .毒副反应 :①血液学毒性 :WBC减少 3+4级为 14例 (5 3.8% )、2 6周期 (5 0 % ) ;PLT减少 3+4级4例、6周期。②非血液学毒性 :由于本组资料在化疗前后均应用 5 HT拮抗剂预防恶心呕吐 ,消化道反应无法评价 ;...  相似文献   
4.
邓涤  戈伟 《肿瘤防治研究》1998,25(5):397-399
 本科从1996年3月至1997年5月对估计化疗后会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高危”患者化疗后48小时起应用Gran能防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50μg/天较75μg/天疗效更好,而且并不增加Gran的副作用和患者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伴发皮肤病的恶性肿瘤的警惕和认识,减少漏诊。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诊治的2例分别以红皮病和皮肌炎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因皮肤病人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伴发皮肤病。结论伴肿瘤性皮肤病可以看做是内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该类患者需要通过肿瘤标志物、胃镜、PET/CT等检查以排除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腹痛1周,发现脐周包块5d"入院.患者1周前饮酒后出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全腹胀痛,以下腹部为主,不向右肩背部或会阴部放射;伴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可缓解,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无腹泻,无里急后重,无眼黄、尿黄.患者未予重视,但腹痛仍阵发性发作.5d前患者发现脐周有一包块,遂至外院就诊,查B超示:脐右上方低回声团块,肝点状回声细密;查CT示:(1)胆囊缺如、胆总管扩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靶区分割式放射治疗计划(target segmented plan,TSP)、与TSP优化参数相同但未分割靶区计划(Non-TSP)与常规8野调强计划(8fields IMRT,8F-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所有胸壁靶区两侧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均>2 cm。将连线切肺最大深度按照<3 cm、3~4 cm、>4 cm分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设计3种(TSP、Non-TSP和8F-IMRT)治疗计划,然后对比分析3种方式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计划都达到了处方剂量要求。TSP的D98%明显低于Non-TSP和8F-IMRT (Z=-3.294,-3.266,P<0.05);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TSP的加速器治疗的跳数(monitor unit,MU)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3.04,-2.669,P<0.05)。TSP的Dmean高于8F-IMRT (Z=-3.181,P<0.05)。对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TSP较Non-TSP和8F-IMRT计划明显降低了所有患者患侧肺和心脏的V5 GyV10 GyV20 GyDmean(肺: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3.408、-3.124,DmeanZ=-3.408、-3.408,P<0.05;心脏: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2.499、-3.067,DmeanZ=-3.408、-3.408,P<0.05)。Non-TSP健侧乳腺的Dmean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2.954、-2.215,P<0.05),但Dmax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计划的脊髓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F-IMRT肱骨头Dmean明显高于TSP和Non-TSP (Z=-3.01、-2.442,P<0.05)。分组的患侧肺V5 GyV10 GyV20 Gy和心脏的V5 GyV10 GyDmean的Non-TSP和8F-IMRT计划与TSP的幅度差均值均满足D (N-T,A)< D (N-T,B)< D (N-T,C)和D (8F-T,A)< D (8F-T,B)< D (8F-T,C)。结论 TSP能在保持原有靶区剂量充分的同时,在不增加高剂量照射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区照射体积;随着靶区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的增加,TSP对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保护优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无色藻菌(Leuconostoc)广泛分布在环境中,包括发酵的食物(如乳制品、肉类制品等)、植物;感染可导致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脑脊膜炎、脓肿、菌血症等~([1-2])。我们于在2017年4月从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无色藻菌,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63岁。因"上腹不适,纳差40余天,皮肤、眼睛发黄并皮肤瘙痒"于当地诊所按"黄疸型肝炎"输液抗炎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 21-1)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和电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54例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术前和其中50例术后、34例老年肺良性疾病患者(非癌组)以及30例老年健康者(健康组)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变化,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患者手术前血清中VEGF含量(210.45±61.72)ng/L、CYFRA21-1含量(11.86±3.78)μg/L,均显著高于非癌组[(79.56±24.4)ng/L、(2.43±0.78)μg/L]和健康组[(71.81±19.32)ng/L、(2.14±0.6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非癌组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手术前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VEGF含量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CYFRA21-1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1).手术切除肿瘤后第7~10天,50例中有46例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下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患者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比姑息性切除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存在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升高,且与肺癌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预测肺癌进展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力比泰一、二线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17例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其中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5例,复发性乳腺癌4例,恶性间皮瘤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3例,复发性食管癌1例,复发性鼻咽癌1例。首次力比泰给药前7天开始口服叶酸600μg,1次/日,连服至末次力比泰给药后21天停药;Vit-B12 1000μg/次,首次力比泰给药前7天内肌肉注射1次,以后每3个周期肌注1次;力比泰500μg/m2,10min以上静脉滴注,21天为一周期。结果:总有效率(CR+PR)41.8%,白细胞减少11.76%,血小板减少5.88%,恶心呕吐31.76%,口腔炎11.76%,腹泻11.76%。结论:力比泰作为一、二线治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明显,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