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发育迟滞在刑事犯罪中越来越引起司法精神病学家的重视,司法鉴定案例数日益增多。作者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司法鉴定小组从1988年3月~2003年4月共计74例鉴定结论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案例进行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氟西汀在酒依赖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用氟西汀分别对酒依赖组(1)和酒依赖组(2)(HAMD量表评分〉20分组和≤20分组)进行12周随访治疗,用安慰剂对酒依赖组(3)(HAMD量表评分≤20分)进行12周随访治疗;对酒依赖复发率进行评定。结果 酒依赖组(1)和酒依赖组(2)复发率分别为21.88%和38.7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氟西汀在酒依赖临床治疗中对酒依赖伴抑郁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as)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往往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其中有许多患者由于对子宫肌瘤性质的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抑郁情绪,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社会活动功能,加之对是否选择手术疗法的顾虑,更使患者加重了心理负担,从而使生活质量下降,我们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1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并观察万拉法新药物治疗后社会功能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繁重,导致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抑郁症识别率低,能够有效治疗的病例不足40%[1].有研究发现,10%~25%的轻度抑郁症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及治疗将在1~3年内发展为重度抑郁症[2],因此早期的识别及治疗,可以延缓患者重度抑郁症的发生.心理评定量表[3]作为一种定量及标准化工具,不但能够辅助医生对这些患者进行辨识并给予相应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疾病的状态及程度,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应重视心理量表并大力发展心理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抑郁症状评估自评量表及应用情况,旨在以后可以编制出适合我国抑郁症人群的抑郁筛查评定量表,及时发现抑郁人群,减少抑郁症的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了文章的简洁明了,在此只选择性的引用各量表的文献进行应用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5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干预的前、后两次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这说明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以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以利疾病的良好转归。临床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定比较,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虎、偏执的症状群国子分及总均分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临床心理干预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验证帕罗西汀对肿瘤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选取伴焦虑、抑郁症状的肿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每日口服帕罗西汀10-20mg,共4周,于治疗后进行SAS、SDS测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帕罗西汀治疗肿瘤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症状有效率分别为:77.8%和71.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对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酒依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酒依赖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的DRD2基因TaqI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酒依赖组和对照组的DRD2基因TaqI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携带A1等位基因者更易形成酒依赖(OR:3.475,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众中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酒依赖存在相关性,TaqIAl等位基因可能是酒依赖发病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8.
知情同意的实施越来越广泛,并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精神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专业,在实施知情同意时有许多特殊问题。从精神科病人,知情同意主体,精神病人知情同意能力,精神科实施知情同意范围及精神科知情同意书等几方面的特殊性,总结了精神科在实施知情同意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社会因素.方法 对80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80名健康人(对照组)通过填写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问卷,抑郁 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结果 SCL-90中治疗组在焦虑、抑郁、精神病性、躯体化等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总生活事件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DS、SAS显示治疗组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并给予干预治疗.方法 选择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程1个月的银屑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合并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所有人组人员进行一般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问卷调查.治疗后每周进行SDS、SAS的重复测量.结果 实验组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67.5%,实验组银屑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1),同时两组SDS、SAS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对银屑病的恢复有效,为银屑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