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所在以往抗胃癌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胃癌的放射免疫导向手术。选用本单位生化室制备的高阳性反应率、高选择性及高亲和力的抗胃癌单抗3H11。该单抗对胃癌组织的阳性反应率为93.5%(43/46)。对正常胃粘膜及30余种其他脏器及组织均呈阴性反应,与胃癌靶细胞的亲和常数为5.68×10~9M~(-1)。将纯化后的McAb以Iodogen法标记~(131)I。将此~(131)I-3H11(250~800μCi)于术前经胃镜作胃癌局部多点注射。术时应用手握式γ探测  相似文献   
2.
THESIGNIFICANCEOFRADIOIMMUNOIMAGINGINTHEMANAGEMENTOFCANCERPATIENTSLinBaohe林保和;YangZhi杨志;ZhangQing张青;XuXiaobao许小宝;MuAping牟阿平;D...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求功能显像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评价,将^99mTc-平阳霉素(PYM)显像应用于31例肺癌患。在平面显像上应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储留指数(RI)。结果提示RI值在化疗及放疗有效(-5.01±4.97;-6.78±3.05)与无效(4.38±2.13;15.25±5.92)、术后稳定(-6.07±8.45)与进展(12.66±5.23)之间差异有显意义(P〈0.05、P〈0.001及P  相似文献   
4.
采用手握式r探测仪(OncoprobeⅡ(TM))及(131)I标记的小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进行放射免疫探测的体外模型实验和胃癌病人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临床试验。体外模型实验显示,OncoprobeⅡ(TM)探测(131)I的效率为3.3%,探测灵敏度为3×105靶细胞,最小分辨距离为1.8cm。胃癌病人术中探测判断胃壁肿瘤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6.4%、96.7%及95.9%。探测判断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9.2%、97.7%及98.8%。初步结果表明,Oncoprobe探测可有效的检出临床癌灶,指导胃癌根治术的施行,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84例临床诊断有肝脏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腹部CT 和放射性核素肝显像检查。两项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外科手术、活组织检查、尸检及随访等)比较,RI 发现和排除肝脏病变的总准确率为49%;CT 为98%。其中有54例两项试验结果一致并与临床最后诊断一致;14例两项试验结果不一致;16例两项试验结果中有一项可疑。在两项结果不一致的71例中,13例RI 为假阴性,其中10例是直径小于2cm 的肝内单发或多发病灶,这些病人生化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前哨淋巴结显像剂99Tcm-IT-Rituximab的制备及其定位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LN)显像剂^99Tc^m-亚氨基噻吩(IT).美罗华(Rituximab)的标记方法及其定位效应。方法采用2-IT作为双功能连接剂,制备^99Tc^m-IT-Rituximab,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评价标记抗体分子完整性及生物活性。观察比较^99Tc^m-IT-Rituximab及^99Tc^m-硫胶体(SC)2种示踪剂在小鼠淋巴结中的定位性能。将^99Tc^m—IT—Rituximab作为显像剂,对10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SLN动态显像。结果2-IT与Rituximab连接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0:1,4℃反应45min后,每分子抗体螯合上的游离巯基数平均为2.1个。IT—Rituximab分子保持完整、免疫活性保留完全。^99Tc^m-IT-Rituximab的标记率〉90%,其与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的结合率为69.4%。动物显像结果显示^99Tc^m—IT—Rituximab可清晰定位小鼠SLN,注射后30min~24h SLN均可显影,2h后SLN显影清晰,至24h未见次级淋巴结显影。动物体内分布数据显示^99Tc^m-IT-Rituximab定位性能明显优于^99Tc^m-SC,24h时SLN百分注射剂量率(%ID)为4.49%,次级及第3级淋巴结基本无摄取,24h注射点滞留率为22.14%。结论该标记方法简单,标记率高;^99Tc^m—IT—Rituximab在SLN中定位性能良好,是一种潜在的新型SLN显像剂。  相似文献   
7.
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胃癌的患者中,16例显像阳性,灵敏度为84.5%。其中2例为胃癌术后复发,RII阳性得到及时确诊;1例浅表、广泛性早期胃癌,术前X线及胃镜未能确诊,RII结果阳性;另一例胃癌术后一年,B超、CT疑腹腔转移,RII清晰  相似文献   
8.
探讨125I标记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 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McAb 3H11以Iodogen法标记125I(放射性比活度37kBq/μg蛋白),胃镜直视下注射于15例胃癌患者癌周粘膜下,给药剂量7.4~18.5MBq/0.2~0.5mg蛋白;给药后4~11天手术,术中使用手持式γ探测仪对肿瘤、胃周淋巴结、手术切缘等靶部位(T)进行放射性检测,以正常大网膜或远离肿瘤边缘8cm以上的正常胃壁为对照本底(NT),T/NT≥3.5为判别胃癌及浸润胃壁的标准,T/NT≥3.0为判定转移淋巴结的标准;探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验结果对照;对探测阳性而术后常规病理检验阴性的淋巴结重新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RIGS判别切缘癌浸润的总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6.5%和93.3%;注射125I-McAb 3H11后6~8天手术的患者RIGS结果较为满意(n=7例),判别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0.8%、96.8%和89.5%,免疫组化染色证实RIGS检出部分病例中常规病理检验未发现的淋巴结微小转移癌;实施RIGS对患者及术者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125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 3H11进行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可有效判别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指导胃癌根治性手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递质,能通过其受体调节正常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VPAC(VIP受体)广泛存在于各种正常和肿瘤组织中,但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度远大于正常组织,这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显像奠定基础,此种显像已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0.
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oAb)3G9和3H11由本所生化室制备。体外实验表明,它们与胃癌组织及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结合,MoAb3G9和3H11的亚类分别为IgG_1和IgG_2b。它们与胃癌细胞(BGC823)结合的亲和常数分别为2.54×10~9M~(-1)和5.68×10~9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