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有关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其致病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神经肽Y是其中之一,本文就神经肽Y与颈性眩晕病变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设计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一科采用椎板切除治疗的4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0~76岁。术前均采用Mimics软件对胸椎CT扫描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胸椎椎板和骨化黄韧带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上观察骨化灶的立体结构以及与椎弓根、关节突、椎板的位置关系,计算数字模拟骨化灶体积;按照“分区椎板切除”的方式在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上进行骨化黄韧带的模拟切除;按照术前模拟切除步骤,实施手术操作。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根据术前和术后JOA评分计算JOA改良率,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三维重建模型44个,重建骨化灶103个,骨化灶体积为(1 831±443)mm3。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80(96.7±19.6)min;术中出血量230~1 350(432±83.5)mL。患者术后无脊髓神经损害症状加重者,术后神经症状均逐步好转。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6(25±10.3)个月。随访期间无迟发性感染、神经症状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JOA评分(8.8±1.8)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6, P<0.01);JOA评分改善率为64.2%±21.7%,疗效评价优13例、良21例、可10例,优良率77.3%(34/44)。结论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能够立体、全面了解骨化黄韧带的形态,通过模拟手术,设计手术切除范围,可以提高手术精准度、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前影像学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60例行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围手术期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例下颈椎关节突脱位后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7例, 女3例;年龄(41.2±3.1)岁;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5例, B级4例, C级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应用ASIA分级评估术后3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 术后3个月采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5 (13.8, 20.5)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119.5±3.6)min, 术中出血量为(141.6±25.6)mL。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颈椎椎间隙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指标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SIA分级:A级4例, B级4例, C级2例。术后3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在颈性眩晕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研究将其作为颈性眩晕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其中手术组通过行颈前后路手术制作成颈性眩晕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应用ELISA法测量实验兔去甲肾上腺素在制作颈性眩晕动物模型过程NE表达水平变化,统计学分析NE与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手术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组间NE表达水平差异,其中手术组NE水平随着颈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而发生变化,术后3 d因手术应激而表达水平升高,术后90d因颈椎不稳退变等导致手术组表达水平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活性因子之一,参与了颈性眩晕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康复期脊髓损伤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康复期SCI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本院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CI患者生存质量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F=44.238)、婚姻状况(t=2.101)、神经损伤平面(F=8.648)、损伤性质(t=18.607)、并发症(t=7.399)、家庭功能障碍(t=6.593)和抑郁程度(F=5 8.236)与SCI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265)、神经损伤平面(OR=0.864)、损伤性质(OR=0.564)、并发症(OR=1.085)、家庭功能障碍(OR=0.621)和抑郁程度(OR=1.021)是影响老年SCI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康复期SCI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神经损伤平面、损伤性质、并发症、家庭功能障碍和抑郁程度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期改良后路截骨固定(mPVCR)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OVCF行PVP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例, 女7例;年龄61~81岁[(70.2±6.4)岁]。损伤节段:T9 1例, T11 2例, T12 3例, L1 1例, L2 2例, T11~T12 1例, T12~L1 1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D级5例, E级6例。均采用Ⅰ期mPVCR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 术后2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变节段Cobb角;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时, 病变节段Cobb角丢失情况;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情况。观察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及骨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4个月[(26.0±9.4)个月]。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0~330 min[(279.2±28.6)min]、500~1 100 ml[(840.9±18...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兔颈椎不稳动物模型中椎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 6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实验组结扎并切断颈椎C4/5节段颈后肌群,然后切断C4/5节段的棘上及棘间韧带,同时行前路手术损伤C4/5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结构;对照组仅切开显露并缝合颈部前后侧皮肤,切口长度与实验组相同,不做其他手术。于术后第1、2、3个月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测量C4相对活动度;术后第3个月,处死全部动物并取椎动脉标本,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椎动脉外径、内径、管壁厚度。结果实验组兔C4相对活动度在术后第1、2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动脉外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动脉内径、壁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坏颈椎C4/5节段韧带和肌肉连接的方法可以成功制作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颈椎不稳时存在着椎动脉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兔颈椎不稳动物模型中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 6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实验组结扎并切断颈椎C4/5节段颈后肌群,然后切断C4/5节段的棘上及棘间韧带,同时行前路手术损伤C4/5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结构;对照组仅切开显露并缝合颈部前后侧皮肤,切口长度与实验组相同,不做其他手术。于术后第1、2、3个月拍摄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测量C4相对活动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结果实验组兔C4相对活动度在术后第1、2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椎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在术后第1、2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个月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破坏颈椎C4/5节段韧带和肌肉连接的方法可以成功制作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椎动脉血流伴随不稳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郑州市骨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相结合的围手术期间,除2例出现因创伤导致脑脊液漏外,余58例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疼痛度减低且舒适度较高,2周后皆好转出院。结论:胸腰椎骨折侧前方入路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巩固手术疗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