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及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95例乳腺癌患者,取术后癌变组织,分离乳腺癌细胞,RT-PCR、Western blot法测mTOR水平及蛋白状况,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增殖状况,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mTOR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mTOR水平有所降低,R4组mTOR水平较R2组低,R6组mTOR水平最低,mTOR水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蛋白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mTOR蛋白有所降低,R4组mTOR蛋白低于R2组,R6组mTOR蛋白最低,mTOR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与Nc组比对,R2组乳腺癌细胞少量凋亡,R4组乳腺癌细胞凋亡数量较R2组多,R6组凋亡细胞最多,乳腺癌细胞凋亡岁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对,R2组细胞增值能力减弱,R4组增值能力弱于R2组,R6组增值能力最弱,乳腺癌细胞增值人能力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下降(均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发现Nc组癌细胞迁移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R2组癌细胞数量较Nc组少,迁移能力较弱,R4组迁移能力弱于R2组,R6组细胞迁移能力最弱(均P0.05)。结论乳移平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降低mTOR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靶向肺癌的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抑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蔚  周彩存  孟淑燕  粟波  宋胤 《肿瘤》2011,31(3):203-209
目的:构建靶向肺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改善紫杉醇的体内分布,提高其安全性和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RGD)-6-氨基己酸(ε-amino hexanoic acid,EACA)臂-棕榈酸(palmitate,Pal)复合物(RGD-EACA-Pal)。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空间稳定性紫杉醇脂质体(ster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e of paclitaxel,SSL-PTX)和主动靶向肺癌的空间稳定性紫杉醇脂质体(active lung cancer-targeting sterically stabilized liposome of paclitaxel,T-SSL-PTX),并测定其包封率和物理性状。构建肺腺癌细胞A549的荷瘤裸鼠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商品名为泰素)、SSL-PTX和T-SSL-PTX,分析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抑瘤作用。另外,分别将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泰素、SSL-PTX和T-SSL-PTX,观察各药物的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nce dose,MTD)。结果:成功构建主动靶向肺癌组织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5%以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观基本呈圆整状且均匀分散,SSL-PTX与T-SSL-PTX的粒径分别为(83.4±36.7)nm和(94.7±41.2)nm。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剂型相比泰素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且T-SSL-PTX和SSL-PTX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组织分布检测显示,T-SSL-PTX的肿瘤组织靶向效率较SSL-PTX及泰素均有提高,而其他器官中药物分布相对降低。紫杉醇脂质体2个剂型的最大耐受量均高于泰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以相同的紫杉醇剂量给药,T-SSL-PTX相比SSL-PTX及泰素,其抑瘤作用更明显(P<0.05);且T-SSL-PTX以低剂量给药或延长给药间隔,均能达到优于SSL-PTX及泰素的抑瘤作用。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靶向肺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醇传统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提高了紫杉醇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除骨转移伴有明显疼痛者同时予以阿仑膦酸钠片口服外,均只应用化疗。对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24个月随访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生存期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情况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其中,在躯体功能、总健康、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和食欲丧失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化疗相比,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现在三级医院普遍存在门急诊人满为患、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而老百姓也普遍反映在三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以至于出现了排队等待两个小时就为了看个八分钟的感冒,为此,医患双方均承受了很大压力、遇到了很多难题。而在一些二级医院、地段医院等医院里则出现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本调研初步提出让全科医生为缓解这一矛盾能起到更大作用的设想,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三级医院和一些地段医院的医疗联合,争取早日缓解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让更多病人最大限度的得到可靠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阿莫西林药物致敏红细胞检测血液样本中的阿莫西林药物抗体。方法:采用药物致敏红细胞与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465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及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筛查。结果:465例血液样本中,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阴性;阿莫西林药物抗体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5.376%(25/465),抗体效价为2~128。结论:药物致敏红细胞与微柱凝胶检测法相结合,建立了针对阿莫西林药物抗体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出人体血液样本中的药物抗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测定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与体外细胞的结合能力及在其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研究其对肿瘤的靶向能力。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包载核磁共振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的靶向神经纤毛蛋白-1受体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T-PEG-Gd-LP)和非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NT-PEG-Gd-LP),并观察测定物理性质。实验共设3组,游离组Gd-DTPA、非靶向组NT-PEG-Gd-LP和靶向组T-PEG-Gd-LP,分别测定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肺腺癌细胞(A_(549)cells)的结合能力及注射荷瘤裸鼠模型后的血液和各组织器官中的钆含量。结果靶向组T-PEG-Gd-LP与细胞的结合能力优于其他组别(P〈0.05)。与游离组Gd-DTPA相比,NT-PEG-Gd-LP和T-PEG-Gd-LP在血中的清除速率明显减慢,肿瘤、肝、脾、肌肉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明显增加,心、肺、肾组织中明显降低。与非靶向组NT-PEG-Gd-LP相比,靶向组T-PEG-Gd-LP在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在体外结合和体内分布情况都表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