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原发性青光眼发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发病率较高,又因在巩膜筛板处,中央动静脉互相毗邻,具有共同的结缔组织鞘包绕,解剖关系密切,容易相互影响。我院1986年收治一例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双阻塞合并原发性青光眼的病人,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白××,女,65岁。因右眼视物模糊40天入院。既往患高血压病30年,4年前因左眼青光眼(绝对期)行眼球摘除术。入院后检查:右眼视力0.2,眼压2.45kPa。眼球前段检查前房略浅,余无著变。眼底视乳头色红,境界模糊,生理杯无扩大,视网膜自视乳头边缘外全部有束状出血斑。出血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糖蛋白B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PCR扩增编码HSV-Ⅰ g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bp)的基因片段(2673bp),定向插入pcDNA3载体中,构建pcDNA3-gB基因疫苗并对其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于BALB/c小鼠注射免疫3次,观察小鼠CD4^ 、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CFSE/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双酶切分析结果为目的基因(2.7kb)和线性质粒pcDNA3(5.4kb);PCR扩增结果为特异产物(2.7kb);测序结果与GenBank gB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5%;CTL,活性增强;BALB/c小鼠脾CD4^ T细胞增加。结论:经鉴定证实了HSV-Ⅰ gB基因疫苗的构建;HSV-Ⅰ gB基因疫苗可以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应用于预防HSV-Ⅰ的感染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1型截短糖蛋白B 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 gB14~50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Bt,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于BALB/c鼠注射免疫3次,抗体分析CD4+、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碘化丙碇(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的克隆基因与GenBank中HSV-1F株gB基因序列一致,证实了HSV-1 gBt核酸疫苗的构建;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4+T细胞数较空质粒(pcDNA3)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CTL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是pcDNA3-gBt免疫组BALB/c鼠的CD8+T细胞、CD4+/ 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SV-1 gBt核酸疫苗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新基因s-lap编码区序列,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在B16黑色素瘤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方法 分析s-lap cDNA序列,建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光损伤模型,RT-PCR克隆其编码区序列,构建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目的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GFP/s-lap,转染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s-lap/GFP融合蛋白在B16黑色素瘤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结果 s-lap cDNA序列含有编码101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架,有2个可能的N-糖基化位点,1个可能的casein kinase Ⅱ磷酸化位点和2个可能的PKC磷酸化位点;成功地克隆了s-lap蛋白编码区序列,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转染pcDNA3.1-GFP质粒的B16黑色素瘤细胞中,荧光呈网状分布于细胞浆内,而细胞核内低表达;在转染s-lap/GFP融合基因的B16黑色素瘤细胞中,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尤其以细胞核内高表达。结论 新基因s-lap编码的蛋白质可在B16黑色素瘤细胞中获得表达,并以细胞核内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lap/GFP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方法:根据s-lap基因的编码区序列, 应用PCR技术突变其3′末端终止密码子, 并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与GFP基因融合,构建s-lap/GFP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 将s-lap/GFP融合基因转入Hela细胞中,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 结果:s-lap/GFP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的结果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显示, 在转染GFP基因的Hela细胞中,荧光呈网状均匀分布于细胞浆内,而细胞核内低表达;在转染s-lap/GFP融合基因的Hela细胞中,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尤其以细胞核内高表达。 结论:s-lap/GFP融合蛋白可在人Hela细胞中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相似文献   
7.
四联合剂局部注射治疗翼状胬肉王燕,姜秀茹(水利部松辽中心医院眼科130062)宋忆淑(中国人民解放第208医院眼科130061)1临床资料本文37例(42眼),均为我科1992年3月~1993年10月的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17眼),女性21例(...  相似文献   
8.
9.
10.
为观察针刺治疗对角膜组织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制作兔的细菌性角膜溃疡模型,测定针刺治疗后角膜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胶原酶活性。结果表明,针刺联合抗生索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活性胶原酶生成。结论:针刺治疗能够影响角膜组织胶原酶的活性,联合抗生素应用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