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 评价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用Harris评分和测量X线髋臼指数来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和髋臼 股骨头解剖关系的变化。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 ( 80± 7.7)分提高到 ( 95± 1.8)分 ,主要表现为疼痛明显改善。X线显示髋臼CE角、AC角、AHI获得明显改善 ,但HLI没有变化。所有病例没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能较好地重建髋臼和股骨头的解剖关系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部疼痛症状 ,延迟髋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的新手术方法,将痉挛的骶棘肌按疼痛的不同部位进行横断解痉。临床用于治疔顽固性腰腿痛并对术后十五年患者进行远疗效的随访,由此充分阐明该手术方法不仅对脊柱功能无不良影响,而且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内固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2003年采用侧前方手术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16例,其中后路病灶外内固定12例(TSRH钉棒横桥系统5例,TSRH钩棒横桥系统7例),前路病灶野内Z-Plate钉板内固定系统4例,椎体间皆采用自体植骨融合。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16例患者切口均Ⅱ-甲愈合,1例并发单侧胸膜外后方脊旁积液(自愈).无结核病灶复发,椎体间植骨均获融合,无内固定失败。有脊髓压迫表现者,Frankel评分均获提升。结论:传统脊柱结核手术与内固定系统结合应用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固定坚强、能矫正畸形、融合率高、减少卧床时间、安全的早期功能锻炼、总体医疗费用降低以及后期并发症低等优点,而复发率保持不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at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HCIFC)、表面喷涂羟基磷灰石的HCIFC及载有生长因子的羟基磷灰石涂层HCIFC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 将32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自体骨组、HCIFC组、羟基磷灰石涂层组及生长因子组。各组均行C3~C4椎间盘切除术并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disc space height,DSH)、椎间角(intervertebral angle,IVA)及前凸角(lordosis angle,LA);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3~C4节段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生长因子组的颈椎屈曲、后伸和侧屈的平均刚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羟基磷灰石涂层组后伸、轴向旋转及侧屈的平均刚度显著大于HCIFC组和自体骨组(P<0.05)。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3个颈椎椎间融合器组的椎间融合效果均好于自体骨组,其中生长因子组的融合效果最好。结论 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改善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融合效果,生长因子能促进骨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和制备新型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GA]/胶原(collagen)复合材料,研究其在体外对软骨再生的促进作用,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型支架材料。方法 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将胶原多孔海绵复合于PLGA编织网膜;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利用图像软件统计孔径大小;分离与培养牛膝关节软骨细胞(bovine articular chondrocyte, BAC),接种于PLGA/胶原材料,检测细胞接种效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内部生长情况;体外培养1周后检测DNA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real time PCR检测I型胶原、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 mRNA表达强度。牛膝关节软骨组织和体外单层培养的BACs做对照。结果 成功构建新型PLGA/胶原复合材料,表面孔径为(136.4±11.8) μm;细胞接种效率为87.8%±1.6%;BACs在材料表面和中心生长活跃,培养1周后的DNA、GAG含量, 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设计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材料能促进体外软骨再生,可作为支架材料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长的胫骨结节截骨在全膝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2年10月间12例采用延长的胫骨结节截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截骨在术后6个月临床和X线片评估均愈合,关节活动度平均从79°增加到95°,平均膝关节评分从60改善至85。结论延长的胫骨结节截骨在翻修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能改善手术显露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治疗外翻畸形的改良Keller’s术。经过82例121足6个月~8年的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疼痛症状消失明显,治愈率为91%。手术方法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内外切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保留囊外壁,防止皮肤与截骨面直接粘连,趾骨截除1/3~1/2为直,并以石膏外固定代替克氏针内固定。作者提出,对外翻畸形前足尚未增宽者,畸形矫正效果最佳;对前足已增宽伴第二趾屈曲畸形严重者,应在矫正外翻的同时行第二趾或第五趾的畸形矫正,否则仍会出现术后行走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人工全髋翻修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 总结本院1998-2000年间共28例全髋翻修术,对本次翻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本组统计结果,最常见原因为假肢体松动,术后感染,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人工关节脱位,假肢周围骨折。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严格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适当的假体选择。  相似文献   
9.
冷镇痛气雾剂的药理和临床试验,为临床更广泛使用提供依据。作者采用对小白鼠电刺激及对兔耳造成挤压伤的方法观察该药的镇痛和消肿作用,还观察了试验动物的皮肤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及其对肝脏SGPT的影响,并应用该药治疗376例急性疼痛患者。结果:本品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消肿作用,无皮肤刺激作用和过敏反应,对肝脏也无毒性,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7.6%。结论:本品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高效、速效、安全和方便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nd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best graft type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tellar and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on long-term knee func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is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ical guidelines outlin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An electronic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and all trial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966 and August 2011 comparing knee func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tendon grafts with knee function after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were pooled. Six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meta-analysis. Result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resulted in greater pain upon kneeling than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tendon grafts (P = 0.001). However, both grafts resulted in similar levels of 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 and similar results regarding isokinetic extension/flexion tests, Lysholm scores, and the stair-hop test (P > 0.05). Conclusion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or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results in similar long-term knee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