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作用,探讨DBS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疗效及术中靶点的确定。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TN)和丘脑腹中间核(Vim)慢性电刺激术对4例PD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例DBS于STN、1例DBS于Vim。结果3例STN术中刺激发现,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1例Vim术中刺激发现,患者的震颤和运动缓慢得以改善。4例PD患者经过1~3次的调试,4~6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不如短期疗效,但仍较术前有较大改善,通过调节程控参数,可以达到满意。其运动部分(UPDRS)评分,术后改善率43%~48%之间。1例合并上肢疼痛患者经3次调试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2年后取出埋藏电极。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STN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Vim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和运动缓慢。DBS是治疗PD双侧症状的优选方法,其可逆性对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接受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手术前和手术后3、6月进行认知神经心理学测评以了解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19例难治件颞叶癫痫患者接受了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1例有-过性的言语障碍,2例有-过性的欣快等精神症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智力、注意力、记忆功能障碍),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没有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在手术后6月一些认知功能反而有改善的趋势.结论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能治愈或减少颞叶癫痫发作,并且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思睡期高度同步化脑电波型(HHP)的特征和变化特点.方法:描记177例正常儿童自然睡眠脑电图,对思睡期出现的高度同步化脑电波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年龄组HHP的变化和特点.结果:177例中,109例出现HHP,出现率为61.6%,其中≤3岁出现率最高.HHP的频率范围以4-5Hz常见,占43.1%o,少...  相似文献   
4.
34例糖尿病患者的诱发电位及运动传导速度测定及临床意义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金恩凤,喻廉,殷小梅,徐惠金,赵燕,徐丽,黄天虹安徽省省立医院内科莫蔚林,张明黎糖尿病由于病程长,常伴有多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尤为常见,如何早期对神经系统病变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皮层电极描记配合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皮层电极描记在立体定向切除癫痫灶手术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对25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MRI导向下,立体定向环钻开颅,切除病灶前行皮层电极描记,记录有无癫痫波和范围,切除病灶后再次描记,如仍有癫痫波,则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将有癫痫波的皮层尽可能切除。结果 25例患者中有19例在切除病灶前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或尖-慢波,切除后有15例上述癫痫波完全消失,4例仍有散在的少许癫痫波;另有6例患者未记录到癫痫波,但表现为基本的节律异常,切除病灶后好转。25例患者中胶质瘤6例,脑囊虫病5例,蛛网膜囊肿3例,软化灶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癌2例,炎症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病灶直径在0.8~4.7cm。手术后24例癫痫发作消失,1例仍偶有癫痫发作,比例能够被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手术后患者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结论 皮层电极描记和立体定向方法相结合,既能明确癫痫灶的范围,又能以微侵袭的方法切除癫痫灶,尤其适用于直径小于4cm的癫痫灶的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脑电图监护在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江苏伟思公司VEEG-1160型脑电监护仪在安静避光的屏蔽室内进行脑电监护。结果: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VEEG异常率在治疗前达100%,显著高于其普通EEG的异常率82%;(P〈0.01)。治疗后其VEEG异常率降到42%,仍高于EEG的异常率30%。结论:VEEG对提高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EEG阳性率,指导临床治疗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间,术前采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CT及术中运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对26例顽固性癫痫病人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人均系本院住院手术病人,其中男1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在下段腰椎手术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38例下段腰椎外科手术病例在显微外科技术及C型臂X线配合术中,采用SSEP监测技术的诊疗记录过程。临床神经症状和病人状况采用住院期间每天观察,出院后3~6个月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结果:在38例下段腰椎手术中,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出现2例下肢SSEP监测术中波幅连续下降而术后神经根症状加重,3个月随访症状消失;18例腰椎滑脱手术中10例下肢SSEP监测术中出现电生理表现和临床神经根症状相反情况。结论:SSEP监测技术已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出现用经典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的情况,这就要求在临床监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查找文献,给出合理正确的解释,为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癫痫灶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10):1790-1792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尽管有许多抗癫痫药物,仍然有20%的癫痫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其中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得到很好疗效。准确的癫痫灶定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迅速发展,癫痫灶的定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目前有很多技术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如普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正常早产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特性,以便研究EEG对早产儿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上海诺诚Nation9200型便携式16导脑电图机,对12例2005年11月~12月在笔者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出生时无窒息史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早产儿(27~34周孕龄)进行EEG描记,对其中随访了解正常生长至今(1年零5个月)的8例正常早产儿回顾性分析EEG特性。结果所有早产儿EEG均有波形交替,脑电图波幅<15μV的部分连续不超过37 s,在全部EEG描记时间段内占45.3%;而15μV ̄50μV的活动部分可连续25 s,占到37.5%;>50μV的高波幅活动部分连续不超过24 s,占17.2%。主要以2~3 Hz的δ波上叠有7~12 Hz节律的波为主,两侧导联对称性比较,在枕叶有较好的对称性,而在颞叶则对称性较差,右侧导联波幅高于左侧(>50%)的占50%。结论正常早产儿EEG有特定的频率类型,了解和认识这些特性,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