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报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枕叶癫痫一家系6例。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详尽的临床、脑电图(EEG)、录像脑电图(Video—EEG)、头MRA观察。结果:此家系祖孙三代6例,男性女性均有发病,患者大多为8~15岁起病,主要症状为发作性视幻觉、偏身麻木、头痛、呕吐。先证者EEG、Video—EEG、头颅MRA未见异常,家系中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EEG见枕颞区异常放电。结论:该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EEG均符合枕叶癫痫诊断,并排除了颅内占位性及血管性病变。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海马谷氨酸脱羧酶阳性神经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在投射神经元,可以阻止其过度兴奋.脑内最主要的抑制性递质是GABA,GABA系统功能受累是癫癎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硬化细胞脱失的亚群特点及影响海马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10/2003-03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颞叶癫痫患者1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8例海马硬化,7例非海马硬化,手术切除致痫灶,观察两患者组海马病理改变,以正常解剖海马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前临床因素,并分析各临床因素(静止期、病程和最初突发损伤年龄)与海马硬化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A1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85±2.68),(11.20±6.31),(24.30±2.21)个,F=59.794,P<0.001。②CA3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38±2.70),(15.74±6.93),(28.20±1.81)个,F=91.440,P<0.001。③齿状回颗粒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38.35±17.93),(100.03±67.77),(181.09±10.00)个,F=45.268,P<0.001。④门区神经元数量: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无差异(50.08±11.18),(86.60±23.99),(96.50±4.20),P<0.001。⑤齿状回颗粒细胞,门区神经元数量与最初的突发脑损伤发生年龄呈正相关(r=0.758,P=0.001;r=0.825,P<0.001)。结论: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结构主要细胞脱失,门区神经元脱失是脑海马硬化的主要特点。脑海马硬化的形成与齿状回关系更为密切。生命早期突发脑损伤是脑海马硬化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 2011年7-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共735例,统计患者一般情况、脑卒中类型、合并症、并发症、付费方式,以及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等,并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新发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1 448.3元,其中药物费占40.1%,仪器检查费占23.0%,诊疗费占15.5%,化验费占13.9%;诊疗费和护理费相对较低.脑卒中发生以老年男性多见,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和心房纤颤等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 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仍不合理,药占比过高.控制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做好一级预防,加强心房纤颤的防治、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神经元脱失的亚群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神经元脱失的亚群特点。方法颞叶癫痫患者中8例海马硬化和7例非海马硬化,以正常海马解剖为对照,观察两患者组海马各亚群神经元脱失情况。结果海马硬化组和非海马硬化组均有CA1、CA3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脱失,海马硬化组明显。门区神经元脱失仅在海马硬化组可见。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结构主要细胞脱失,门区神经元脱失是海马硬化的主要特点。海马硬化的形成与齿状回尤其是门区神经元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周铨  周列民  朱丹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43-145,F0003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硬化细胞脱失的亚群特点及影响海马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10/2003—03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颞叶癫痫患者1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8例海马硬化,7例非海马硬化,手术切除致痫灶,观察两患者组海马病理改变,以正常解剖海马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前临床因素,并分析各临床因素(静止期、病程和最初突发损伤年龄)与海马硬化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A1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85&;#177;2.68),(11.20&;#177;6.31),(24.30&;#177;2.21)个,F=59.794,P〈0.001]。②CA3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38&;#177;2.70),(15.74&;#177;6.93),(28.20&;#177;1.81)个,F=91.440,P〈0.001]。③齿状回颗粒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38.35&;#177;17.93),(100.03&;#177;67.77).(181.09&;#177;10.00)个,F=45.268,P〈0.001]。④门区神经元数量: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无差异[(50.08&;#177;11.18),(86.60&;#177;23.99).(96.50&;#177;4.20).P〈0.001]。⑤齿状回颗粒细胞,门区神经元数量与最初的突发脑损伤发生年龄呈正相关(r=0.758.P=0.001:r=0.825,P〈0.001),结论: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结构主要细胞脱失,门区神经元脱失是脑海马硬化的主要特点。脑海马硬化的形成与齿状回关系更为密切。生命早期突发脑损伤是脑海马硬化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费用的方法。方法2011年7-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人院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共735例。统计患者一般情况、脑卒中类型、合并症、并发症、付费方式,以及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等,并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新发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1448.3元,其中药物费占40.1%,仪器检查费占23.0%,诊疗费占15.5%.化验费占13.9%;诊疗费和护理费相对较低。脑卒中发生以老年男性多见,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和心房纤颤等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仍不合理,药占比过高。控制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做好一级预防,加强心房纤颤的防治、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周铨  黄志民  章成国  侯小兵 《广东医学》2012,33(12):1776-1779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障碍(PxD)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39例PxD患者起病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视频脑电监测、诊断、治疗情况、疾病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起病年龄(13.5±10.3)岁,误诊时间(4.7±2.7)年,误诊率92.3%,误诊最多见为癫痫(28例),还有癔症(3例)和小儿惊吓综合征(1例),尚见"肌张力障碍查因"不能确诊4例.分类诊断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最多见,占76.9%,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最少见,占10.2%.12.8%患者有家族史,小剂量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疗效确切.结论 PxD是一类病因不明、预后较好、可见家族性和散发性病例的罕见病,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典型的发作期症状和视频脑电监测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正确诊治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视频脑电图(V-EEG)对癫癎致癎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影像学和常规EEG及头皮V-EEG检查不能确定致癎灶部位的10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及开颅术,植入硬膜下皮质条状电极或(和)深部电极进行长程V-EEG监测,观察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变化,结合常规EEG、V-EEG、磁共振(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结果以及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EEG对癫癎灶进行综合定位,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随访,评估疗效及颅内V-EEG的准确性.结果 10例患者颅内电极埋藏时间为3~14 d,捕捉到临床自然发作5~44次,记录到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异常放电活动;10例患者颅内电极V-EEG定位结果与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定位结果完全一致,据此定位结果切除致癎灶;术后随访1年,按Engel疗效分级,痊愈7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1例.结论 颅内电极V-EEG监测可为癫癎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灶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