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型的感染率.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82例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和8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石蜡包埋组织HPV16的感染率,分析其与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发生的关联性.结果:在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PV16型检出率为31.7%(26/82),与对照组12.5%(10/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3,P<0.05);按照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对维吾尔族食管鳞癌中的HPV16感染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01、0.149、2.876、0.105,均P>0.05).结论:HPV16型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6例未并发急性肺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肺损伤发生在伤后当天至3周,但以1周内最常见(21例,占70.0%),30例中死亡17例(56.7%);无肺损伤患者66例中死亡22例(33.3%),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急性肺损伤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防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术前低射血分数(EF值<40%)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中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术前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拟行OPCAB术的患者300例。其中术前预防应用IABP后行OPCAG的患者140例(试验组),术前未预防应用IABP直接行OPCAB术的患者160例(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术中被迫紧急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例、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比例、术后低心排及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二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术后1、2、5 d血浆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以及两组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术中对照组被迫紧急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比例高于对试验组(P<0.05);术后应用ECMO的比例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低心排及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术后1、2 d cTnI及CKMB水平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 cTnI及CKMB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低EF值冠心病预防性应用IABP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心功能,减少术后心梗、低心排、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围术期病死率,提高低术前EF值病人OPCAB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3 a(对照组1,72例)和建立后3 a(绿色通道组2,1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结果绿色通道组210例患者中死亡11例,病死率5.2%;对照组172例,死亡19例,病死率11.0%。2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绿色通道组受伤至得到急救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院前得到有效急救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显著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现实,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准备工作是各级医疗卫生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根据近10年来本单位参与的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反思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编制和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如预案设计和更新、与其他部门预案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院内救治预案体系及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应急培训演练与应急卫生评价和科研等问题,以及存在经费困难、急救专业队伍不稳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准备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