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珠蛋白肽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分析是临床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该法可把珠蛋白肽链α、β、δ、Gγ、Aγ链分开,但耗时长(一般2~3天)、操作繁琐、定量精确度差。近年来,随着毛细管电泳的迅速发展,国外已有人...  相似文献   
2.
微流控芯片或称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芯片实验室一般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位集成或基本集成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细胞培养),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1].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毛细管电泳中的胶束动电法直接测定血清尿酸浓度。方法以SDS作为电泳缓冲液中和胶束相,采用非涂渍毛细管21cm×50μm(i.d.),检测波长235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尿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6.5~150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20.31μmol/L:本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5%;平均回收率为101.45%。内生性化合物和临床某些常用药物对此方法无干扰。结论该法线性范围宽,简单、快速,可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检测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方法 利用PCR扩增13例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第6、7、11及12外显子,然后对PCR产物进行HRM分析,通过DNA测序对HRM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13例PKU患者的26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测出5种不同突变基因,总检出率为38.5%.常见的突变类型是R243Q和A434D.检测出两种多态性位点为Q232Q和V245V.HRM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HRM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PKU患者PAH基因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甲基化是癌症诊断的标志物之一。目前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的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灵敏度有限,对血浆中脱落肿瘤细胞少的标本易报告为假阴性。而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本研究用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检测肿瘤患者血浆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抑制和解离因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聚集,建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准确计数方法。方法对1例罕见的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追踪试验,观察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在EDTA—K2抗凝血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6、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血小板凝聚剂,在不同的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与分布。优选出能确保血小板稳定的抗凝聚剂;并对被优选的抗凝聚剂浓度进行考察。观察取血前和取血后加入抗血小板凝聚剂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EDTA—K2、肝素、柠檬酸钠、氟化钠等抗凝血在室温4h内的观察中,血小板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各种抗凝血中分别加入4种抗凝集剂后,除丁胺卡那霉素抗凝聚剂能保持血小板数稳定外,其他抗凝聚剂使血小板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将丁胺卡那霉素加在各种抗凝血中无论在抽血前还是抽血后15min内加入,其血小板数在室温4h内保持相对稳定,而且与丁胺卡那霉素浓度呈正相关并趋于稳定,最佳的丁胺卡那霉素浓度为5mg/ml血。结论丁胺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和解离因多种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聚集,既可保持血细胞形态稳定利于血细胞分析又可以进行血小板准确计数。  相似文献   
7.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白细胞假性计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结果,特别是在检测白细胞时不仅对白细胞及各分类细胞以绝对值和相对值报告,而且还会以散点图形式表示白细胞的分类。但是,多种原因所致白细胞假性减少或假性增高如果不及时识别则会造成临床的误诊或误治。因此,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及时地识别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亦可避免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部分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布规律.方法 用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2株,用Etest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用TEM,SHV,CTX-M-1,CTX-M-2,CTX-M-9组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98.2%),其次是头孢吡肟(72.7%),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分别为69.6%和63.6%.PCR扩增结果显示TEM,SHV和CTX-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16.1%,50%和61.3%,21%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 广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酌敏感率最高,产ESBLs最常见的基因型是CTX-M型,其次是SHV,TEM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即K-B法)测定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mpC和氨基糖苛修饰酶基因型。结果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2%、66.7%、58.8%和43.1%,除亚胺培南外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在47.0%-100%;41株(80.3%)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bcr abl融合基因绝大部分融合方式为b3a2或b2a2型。我们根据竞争性逆转录 酶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原理 ,设计和构建了该基因的竞争性参照物 ,并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竞争性RT PCR的产物进行分离分析 ,建立了对该基因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材料和方法1 细胞标本 K5 6 2细胞系 (含b3a2型融合基因 )和HL 6 0细胞系为本室冻存。含b2a2型融合基因的白血病细胞采自1例住院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患者。RiboMAXTM 体外转录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DNA专用试剂盒购自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