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了解达纳康对新生儿窒息时机体红细胞免疫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影响 ,寻找减轻新生儿窒息时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方法】 把 3 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窒息后第 1个 2 4h内抽第 1次血 ,治疗组患儿于第 1次抽血后即口服达纳康片剂 15mg/ (kg .d) ,分 2次 ,疗程 1周。对照组不给达纳康 ,其余治疗基本相同。 1周后 ,两组患儿均抽第 2次血。以E C3 bRR和E ICR作为评价红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OD活性。 【结果】 窒息新生儿生后第 1天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 C3 bRR、E ICR和SOD均无差异。 1周后 ,治疗组E C3 bRR为 (19.2 0± 4.2 1) % ,SOD为 (165 8.61± 3 62 .3 1) μg/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87±4.99) % ,(13 2 4.83± 42 1.5 5 ) μg/L(P <0 .0 5 ) ;而治疗组E ICR为 (11.5 3± 4.18) %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40± 3 .0 2 )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达纳康清除自由基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新生儿窒息时 ,应用达纳康对减轻脑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精确、操作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人IL-8 mR-NA。方法:针对人IL-8 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5′端用活性氨基修饰,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竖直”地包被在微孔板内;另一条检测探针的3′端标记生物素,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IL-8 mRNA,双链DNA产物经热变性后加入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进行杂交,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经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结果:该法灵敏度为检出16个循环的PCR产物、5×103个PBMCs中的IL-8 mRNA、检测PCR终产物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256阳性;特异性试验非目的扩增片段酶联杂交检测未检出阳性杂交信号;精密度试验CV为5.2%。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适合IL-8 mRNA PCR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免疫条带技术检测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28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各组肝病标本中的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9.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5.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0.0%、HBV 7.9%、HCV 17.8%,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8%,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正常黏膜-非肿瘤性息肉-腺瘤-结直肠癌序列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结直肠黏膜、非肿瘤性息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共124例病人的标本中GHR表达.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结直肠黏膜相比,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GH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半定量RT-PCR结果同样表明,与正常结直肠黏膜相比,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GHR 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01). 结论:GH/GHR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结直肠癌病人应谨慎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5.
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方法]对2006年9月~2007年9月生后24 h内陕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孕周<34周、出生体重≤1 500 g,无消化系统畸形的5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根据喂养情况分为喂养耐受组与不耐受组. [结果]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间出生3周内热卡、蛋白摄入及体重增长差异有显着性.两组间开奶日龄、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日数差异有显着性,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着性. [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性,肠道内营养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同时需要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不典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及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宇 《安徽医学》2008,29(6):738-738
自2000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GBS20余例,其中有4例临床表现和过去经常遇到的经典GBS不同。现报告如下。 病例1患者,男性,46岁。四肢麻木3天入院。于3天前出现胸腹及腰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拟诊“急性胃炎”予对症处理,近3天来胸腹痛及恶心、呕吐消失,但出现四肢麻木,以双侧手指、双膝以下麻木不适,行走欠稳,仍有腰痛,无明显肢体瘫痪,无神志及尿便异常,无发热史。体检: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2.5mm,对光反射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患者75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41例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结果:75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12600±73100)copies/mL,其中39例阳性,阳性率为52%。健康志愿者未检测到CK19mRNA。CK19mRNA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CK19mRNA阳性组中CK19蛋白阳性者显著多于CK19mRNA阴性组(P<0.05)。结论:外周血CK19mRNA可作为结肠癌辅助诊断指标,定量检测外周血CK19mRNA有助于结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及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早期防治.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分级标准分组:Ⅰ级组(n=60)、Ⅱ级组(n=84)、Ⅲ级组(n=56),根据是否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分组:肾功能损害组(n=58)、无肾功能损害组(n=142);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血压分级各组血压水平、血浆HCY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进一步分析HCY与血压、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早期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为5.00%、17.86%、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三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功能损害组、肾功能损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SCr)及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肾功能损伤组患者血清CysC、SCr、UA,尿液mALB,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0.05).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呈中度正相关(r=0.51,0.54,P<0.05),与血清CysC、SCr、UA及尿液mALB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80,0.82,0.81,0.86,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发生早期肾脏损伤的风险较高,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早期肾功能损伤显著相关,血浆HCY水平检测可作为高血压病情程度及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化学发光(CL)是生物体的一种自然现象[1],肿瘤细胞和其他生物体一样具有发光能力,通过测定发光强弱可反映其活力,目前只有少数相关报道[2].为此,我们对放疗前后直肠癌细胞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研究其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7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水平。结果7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5 962.5±19 926.1 copies/ml,其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CK20mRNA的水平为6 244.3±15 113.1 copies/ml,其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36.8%;CEAmRNA的水平为7 377.0±26 281.5 copies/ml,其中36例阳性,阳性率为47.4%。对照组30例未见表达。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二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三项阳性率可达68.4%。结论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辅助诊断指标,联合二至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