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e、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 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牛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 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I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病理学上诊断或拟诊为尖锐湿疣的96例外阴活检标本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抗原检测。结果表明尖锐湿疣HPV的阳性率为59.38%,SP法对可疑病例,可作为病原学诊断的依据。对组织学形态不够典型的病例和尚未形成诊断性挖空细胞的早期病例,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诊断中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 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COL 1A 1/PDGFB 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73例DFSP中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 、SMA 和FISH检测COL 1A 1/PDGFB 融合基因的表达。选取85例非DFSP作为免疫组织化学的对照组,10例非DFSP作为FISH检测COL 1A 1/PDGFB 融合基因的对照组。结果:vimentin、CD34、CD99、S100、desmin 、SMA 在73例DF?SP中阳性率分别是100% 、91.78% 、61.64% 、0、0、6.85% ,在对照组中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D34的表达在鉴别诊断中有意义。COL 1A 1/PDGFB 融合基因在DFSP的阳性率为86.96%(60/ 69),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在DFSP的诊断中,COL 1A 1/PDGFB 融合基因是DFSP较为特异性、敏感性的标记,而CD34是DFSP相对理想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背景:经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约75%的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肿瘤细胞有BCL10核表达和t(11;18)(q21;q21)可能提示胃MALT淋巴瘤对根除治疗无反应。目的:探讨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对国人早期胃MALT淋巴瘤的疗效,以及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和t(11;18)(q21;q21)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提示作用。方法:收集19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10核表达,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11:18)(q21;q21)。所有患者均首选H.pylori根除治疗,并行内镜活检病理随访。结果:本组19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10例(52.6%)经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获得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者中2例(20,0%)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阳性,9例对根除治疗无反应者中7例(77.8%)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者(P〈0.05)。14例患者行t(11;18)(q21;q21)检测,8例完全缓解者均未检出该易位,6例对根除治疗无反应者中3例(50.0%)检出该易位.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H.pylori根除治疗可使本组52.6%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胃MALT淋巴瘤肿瘤细胞BCL10核表达与其对根除治疗无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6.
115例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江  叶洪涛 《广西医学》1994,16(4):311-31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人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L)中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217例不同部位MALTL的t(11;18)(q21;q21)/API2-MALT1、t(1;14)(p22;q32)/IGH-BCL10、t(14;18)(q32;q21)/IGH-MALT1和涉及BCL6基因的染色体易位.结果 染色体易位的总发生率为21%(46/217).全部病例共检测出4种主要染色体异常,其中第1种13%(29/217)为t(11;18)(q21;q21)/API2-MALT1,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肺47%(8/17)和小肠29%(4/14),其次为唾液腺1/6例、胃14%(12/84)和眼附属器6%(4/68).第2种1%(3/217)为t(1;14)(p22;q32)/IGH-BCL10,仪见于肺12%(2/17)和胃1%(1/84).第3种1%(2/217)为t(14;18)(q32;q21)/IGH-MALTI,仅见于肺6%(1/17)和眼附属器2%(1/68).第4种2%(4/217)为BCL6基因涉及的染色体易位,见于唾液腺1/6例和胃4%(3/84).4%(8/217)为涉及IGH基因但未知与其易位的伙伴基因的染色体易位.结论 以上4种染色体易位在中国人不同解剖部位的MALTL中的发生率有明显不同,与欧美国家所报道的染色体易位的发生率相比较,分布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常规福尔马林固定,未经胰酶消化的石蜡切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一、标本收集 收集临床诊断或疑为狂犬病的尸检标本10例,均系常规福尔马林固定,最短7天,最长13年。另收集犬咬伤用狂犬疫苗接种后死亡的临床疑为狂犬疫苗引起播散性脑背髓炎的尸检标本2例。每例均自两侧大脑半球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海马各取一块,小脑、中脑、桥脑和延髓各取一块,组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MALT淋巴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和染色体异常。除早期发现的t(11;18)(q21;q21)/API2-MALT1融合基因外,还发现t(1;14)(p22;q32)/BCL10-IgH或t(1;2)(p22;p12)/BCL10-IgLκ;t(14;18) (q32;q21)/IgH-MALT1;t(3;14)(p14.1;q32)/FOXP1-IgH以及BCL6基因异常。另外,对MALT淋巴瘤和由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也逐渐明确,发现了独特的或二者相互重叠的基因异常。这些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也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1741例卵巢肿瘤病理分析叶洪涛,郑茜,姚铁钧,于江,周英琼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桂林市541001)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根据有关文献统计,卵巢癌的发病仅次于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现将我院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