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E-cad,β-ca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发展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的不同阶段膀胱癌手术材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cad、β-cat在肿瘤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与β-cat表达率随癌的发生、进展而降低,异常表达相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和β-cat在浅表性及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是肿瘤恶性化的重要因素。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acd和β-cat异常表达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异常表达常伴随出现,在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E-cad和β-ca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降低,使癌细胞早期脱黏附促进了癌的转移,两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中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癌的分化、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串联质谱技术在乳腺癌血清蛋白表达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收治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包含10例化疗有效患者及10例化疗无效患者,同时选取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的肘静脉血,分别采用高通量miRNA、iTRAQ表达谱测序技术,从“组学”的角度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疗效患者miRNA差异表达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进行研究。随后,先进行Pathway通路分析,该过程在蛋白质层面进行,然后找出sRNA的成熟体序列,在此过程中严格根据miRbase18数据库。将已知的cDNA序列整理为一行,对得到的sRNA对应靶基因进行预测,Pathway分析靶基因,最后将同一Pathway通路中的sRNA靶基因及蛋白质寻找出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共筛选出19个差异表达蛋白,选取其中具有较大表达差异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进行验证。iTRAQ标记图谱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血清HGF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符合i TRAQ标记图谱鉴定结果。结论:串联质谱技术用于筛选发现乳腺癌细胞HGF表达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指导临床诊治乳腺癌的工作,将有效参考提供给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刘艳翠  牛莹莹  安宁 《医学动物防制》2011,(6):519-520,F0003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构建,为大肠癌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Wistar大鼠大肠癌,分别于给药后12、18、2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期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大肠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诱癌过程中大鼠大肠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诱癌12周时实验组未见肿瘤形成;18周肿瘤的发生率为60%,50%为大肠癌;24周肿瘤的发生率为100%,大肠癌的发生率为80%。结论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成功率高,与人类大肠癌发生、发展相似,可用于模拟人类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VEGF—C和VEGFR-3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探讨其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的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VEGF—C可能通过与VEGFR-3的结合刺激了淋巴管的增生、扩张,使癌组织中LMVD增高,并通过提高淋巴管的渗透性,从而对癌的淋巴道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艳翠  李文媛  王莹  丁利  赵斯达 《医学综述》2012,18(16):2645-2647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区CXC趋化因子1(CXCL1)和CXC趋化因子2(CXCL2)及其受体CXCR2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组。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s细胞悬液,缺血72 h后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梗死区CXCL1、CXCL2和CXCR2蛋白表达。结果 AD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ADSCs在梗死区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DSC组NSS评分降低(P<0.05),梗死区CXCL1、CXCL2和CXCR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ADSCs移植具有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炎症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及其受体CXCR2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0只,4组均采用化学萃取脱细胞方法制备大鼠缺损脱细胞神经支架(ARSN).ARSN组注入等剂量DMEM于ARSN;黄芪皂甙Ⅳ组注入等剂量DMEM于ARSN,并于术前5 min及术后12、24 h腹腔注射黄芪皂甙Ⅳ(20 mg/kg);ADSC组注入等剂量ADSC(1×10^6/mL)于ARSN;黄芪皂甙Ⅳ+ADSC组同时采用黄芪皂甙Ⅳ组、ADSC组的方法.用各组的神经移植体桥接长1 cm坐骨神经两断端间的缺损造模,术后8周取材.检测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参数(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及胫前肌湿重比率.结果 与ARSN组比较,黄芪皂甙Ⅳ组、ADSC组和黄芪皂甙Ⅳ+ADSC组术后各时点SFI增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胫前肌湿重比率增高(P均<0.05);与黄芪皂甙Ⅳ组比较,黄芪皂甙Ⅳ+ADSC组术后56 d SFI增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胫前肌湿重比率增高(P均<0.05).结论 黄芪皂甙Ⅳ联合ADSC移植能促进大鼠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其作用优于单独应用黄芪皂甙Ⅳ或ADSC.  相似文献   
7.
健康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1],使病人自愿的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目前,医院在临床中也相应地建立了健康宣教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对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从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情况三方面进行调查,并与同期5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不如健康老年人。结论制定合适躯体康复计划,增加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可改善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安宁  罗海龙  刘艳翠 《医学综述》2012,18(16):2703-270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因素指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87例6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对照组躯体疼痛(BP)得分低于脑卒中组患者,脑卒中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和活力(VT)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NIHSS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中各项呈现明显正相关;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项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患者躯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障碍三因素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