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肿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内皮抑素为胶原X羧基末端裂解片段,是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实验中利用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recombinanthumanendostatinadenorirus,Ad-hEndo)在肿瘤局部给药以探索其抗血管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Ad-hEndo感染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观察重组蛋白表达及其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效应;在裸鼠A549肺癌模型中瘤内注射重组病毒,观察肿瘤抑制效应、剂量依从效应和毒副反应。结果不同感染复数的Ad-hEndo感染肿瘤细胞均表达重组内皮抑素蛋白,并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动物实验中Ad-hEndo治疗组肿瘤体积及肺转移结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转移数与治疗剂量负相关。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的肿瘤局部血管基因治疗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其效应具有剂量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淋巴管系统是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我们对淋巴管系统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目前,淋巴管生成因子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的相继发现大大促进了淋巴系统这一领域的研究。大量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病理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肿瘤中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这使得淋巴管生成因子成为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和抗肿瘤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通常基于病理学的各项指标。然而,一些临床特征相似的患者在接受相同的治疗后,疗效和预后有很大差异,这提示经典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可能不足以用来制定乳腺癌综合治疗策略。该文研究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中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人群,对3种常见的基因检测手段21基因复发评分(OncotypeDX)、70基因(MammaPrint)和PAM50(Prosigna)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系统的综述。3种检测方式均能区分预后差异,可用于HR+、HER2-、淋巴结未受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全身治疗指导,MammaPrint还可用于1~3枚淋巴结受累的患者。Prosigna具有长期预后能力,或可用于筛选能从延长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011年5月-12月,将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初始剂量,体表面积<1.25 m2者,替吉奥胶囊40 mg/次,2次/d;体表面积1.25~1.50 m2者,替吉奥胶囊50 mg/次,2次/d;体表面积>1.50 m2者,替吉奥胶囊60 mg/次,2次/d。早饭后和晚饭后分别口服1次,第1~4天服用奥沙利铂注射液130 mg/m2,静脉滴注,第1、21天重复,此为1个月周期。连用2周期后,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拟定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级评价标准3.0版本评价不良反应,按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3.3%),部分缓解7例(23.3%),稳定12例(40%),进展10例(33.3%),疾病控制率为66.6%。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及外周神经毒性;1例Ⅳ度骨髓抑制,3例3度贫血,2例3度腹泻,2例3度皮肤色素沉着,2例3度恶心、呕吐,其余且均在Ⅰ~Ⅱ度骨髓抑制。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5.
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娟  刘继彦 《华西医学》2007,22(2):428-429
恶性腹水是肿瘤引起液体在腹腔内异常潴留,常见于乳腺、支气管、卵巢、胃、胰腺、结肠等部位的肿瘤.据统计以恶性腹水起病的病人有20%没找到原发灶[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所致的腹泻,讨论其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012年6月-2013年7月,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7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腹泻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观察经过药物处理和护理后,腹泻的转归,从给药开始观察其出现腹泻的情况。结果 70例患者中有2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其中26例通过用药处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所致的腹泻绝大部分可以耐受,正确的用药和护理是治疗顺利完成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UCP)来源于前列腺部尿道及前列腺导管近端部分被覆的尿路上皮,约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1% ~4%[1],是一种少见病,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l例晚期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细胞DNA含量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大肠癌DNA倍体与临床分期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大肠癌标本细胞DN 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41例(47.7%)为二倍体;45例(53.3%)为非二倍体.DNA倍体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无关,但与Dukes'分期相关,Dukes' A期肿瘤病例DNA二倍体比Dukes'B、C、D期肿瘤病例更常见;Dukes' B~D期肿瘤病例之间DNA倍体分布无明显差异;局部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病例DNA非二倍体更常见.提示DNA倍体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用甘露聚糖修饰后的甲胎蛋白(AFP)对肿瘤免疫的促进作用。方法用小鼠建立原发性肝癌模型,以AFP作为模型抗原,将重组小鼠AFP(mAFP)与氧化型的甘露聚糖相连接制成疫苗(Ox-M-mAFP),同时用未与甘露聚糖连接的mAFP作为对照,研究该疫苗在小鼠体内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结果Ox-M-mAFP可在小鼠体内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免疫后小鼠脾内得到的CD8^+T淋巴细胞显示出对特异性分泌AFP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有效激活机体针对自身分子免疫应答的肿瘤疫苗策略,也对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吉西他滨(健择,gemcitabine)属阿糖胞苷类似物,是一种新型抗代谢类抗肿瘤药[1],本品在体内被转化为双氟脱氧三磷酸胞苷(dFd CTP)后,掺入DNA后使DNA链断裂,从而发挥细胞毒作用.近年来我国胰腺癌有增多之势[2],其治疗方案尚需探索.我们自1998年5月~2000年9月收治中晚期胰腺癌40例,采用健择化疗方法与对症支持、中医扶正等处理进行配对分组治疗.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998年5月-2000年9月共收治可分析病例40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胰腺癌,按UICC分期法,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既往未经历化疗及放疗,纳入前肝肾功能、血象正常,Kamofskv评分≥70,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且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的临床或腹部B超、CT观察指标.配对分组:拒绝化疗者纳入对照组治疗,愿接受化疗者纳入健择组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