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IL-33刺激下人肺成纤维细胞(HLF-1)纤维黏连蛋白1(FN1)及1型胶原蛋白(Col1)的表达。方法选取哮喘组28例,健康对照组25例,ELISA检测血清IL-33的表达;同时对其中8例哮喘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行电子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活检,HE染色观察哮喘患者气道重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33在气道黏膜的分布;培养HLF-1人肺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IL-33细胞因子刺激,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FN1和Col1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E染色显示哮喘患者基底膜明显增厚且哮喘患者基底膜厚度与血清IL-33成正相关性(r=0.829,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33主要来自受损的气道上皮细胞;不同浓度IL-33细胞因子刺激下的HLF-1人肺成纤维细胞FN1、Col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5),丙酸氟替卡松及阻断IL-33受体ST2可以部分抑制FN1和Col1的表达(P0.05)。结论 IL-33/ST2可能通过激活人肺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FN1和Col1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哮喘患者分为2组:哮喘对照组和哮喘观察组,哮喘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加安慰剂治疗,哮喘观察组在哮喘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用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及哮喘控制评分,并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25、IL-33的水平,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量肺功能、哮喘控制评分及血清中IL-25、IL-33的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及ACT评分均较前好转,但哮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中IL-25、IL-33的水平均降低,但以哮喘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炎症指标,并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生理盐水代替.HE染色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及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BALF上清中IL-4、IFN-γ及IL-17的含量,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及Th17淋巴细胞占CD4+细胞百分率情况.将外周血各T淋巴细胞亚群与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LF上清中IL-4和IL-17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IFN-γ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Th2、Th17淋巴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而Th1淋巴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h1淋巴细胞与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Thl=-0.446,P<0.05),Th17淋巴细胞与BALF的中性粒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Th17=0.394,P<0.05).结论:Th17淋巴细胞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及炎性介质在哮喘小鼠气道内的聚集,加重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IL-23受体(IL-23R)水平,探讨其在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24例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和25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3.0%高渗生理盐水10 ml超声雾化吸入行痰诱导,抽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痰上清液及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中IL-8、IL-17和IL-23R的浓度.Wright's染色观察痰液细胞涂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细胞涂片中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其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IL-8、IL-17和IL-23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IL-8、IL-17和IL-23R在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哮喘患者59例为哮喘组,同期同年龄组健康查体正常者4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患者血清IgE、IL-4、IL-2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诱导痰IL-25水平均显著增高,IFN-γ显著降低;而激素治疗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4、IL-25及诱导痰IL-25的水平均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增高,IgE水平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25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4呈显著正相关,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与IgE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药物戒烟与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对实际戒烟效果的影响,对比随访真实世界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戒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戒烟门诊登记的314名戒烟受试患者,根据受试者意愿分为使用戒烟药物辅助戒烟及心理行为干预戒烟两组,178名吸烟者选择使用药物辅助戒烟(包括113名患者选择安非他酮戒烟、38名患者选择使用伐尼克兰戒烟及27名患者选择使用尼古丁贴片戒烟),定义为治疗组;136名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定义为对照组。使用SPSS 26.0软件统计随访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戒烟率,分析使用不同药物干预戒烟及心理行为干预戒烟对戒烟效果的差异,分析影响戒烟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药物辅助戒烟者成功率为48.3%,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戒烟者成功率为1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14,P<0.05)。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及以上以及每日吸烟量控制在1盒(20支)以内的吸烟者更容易实现戒烟,为戒烟成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使用药物辅助戒烟与心理行为干预戒烟都是辅助戒烟的良好方式;相较于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免疫球蛋白G4 相关性疾病( 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disease, IgG4-RD)是一种新发现的全身多系统性疾病,2009年Zen等[1]将IgG4-RD在肺或胸膜的表现命名为IgG4相关性肺疾病( IgG4-relat-ed lung disease, IgG4-RLD).IgG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