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肺炎时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及阻力(RRS)的变化。方法105例婴儿肺炎分为1~6个月和7~12个月2个年龄组,其中重症肺炎36例(1~6个月17例、7~12个月19例),普通肺炎69例(1~6个月37例、7~12个月32例)及49例健康婴儿(1~6个月24例、7~12个月25例);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型肺功能仪,用被动流速容量技术(PFV)进行CRS及RRS的测定。结果1~6个月健康对照组、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的CRS分别为(0.017±0.005)L/kPa、(0.004±0.001)L/kPa、(0.003±0,001)L/kPa,RRS分别为(3.61±0.76)kPa·s/L、(9.11±2.33)kPa·s/L、(10.17±1.03)kPa·s/L。7~12个月健康对照组、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的CRS分别为(0.020±0.005)L/kPa、(0.011±0.002)L/kPa、(0.006±0.002)L/kPa.RRS分别为(1.11±0.23)kPa ·s/L、(1.62±0.38)kPa·s/L、(2.07±0.56)kPa·s/L;三组间CRS及R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肺炎时CRS降低,RRS增高,且病情愈严重改变愈明显。  相似文献   
2.
肺功能检查与儿童哮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性反应疾病,只有可逆性呼吸道阻塞是被大多数指南推荐用于诊断和监测儿童哮喘的主要客观指征。而在肺功能检查中,肺量计法是客观评价和重复评价儿童哮喘的标准工具。然而,大部分哮喘儿童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值均在正常范围,与其严重程度不相关,使肺功能检查常用于儿童哮喘的近期和远期评估的价值备受争议。以病理生理机制为基础,综合评价呼吸道阻塞程度、呼吸道反应性、呼吸道炎性反应以及呼吸道重塑,似乎是诊断和监测哮喘的最好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监测仍主要基于临床表现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5个月-1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前和吸入后30、60及120min各行1次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环)检查,同时以2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并进行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包括TBFV环的形态。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反映潮气呼吸状态下通气功能的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和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TBFV环中呼气降支凹陷,呼气峰流速前移,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患儿的TBFV环形态无明显变化;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呼吸频率、%V-PF、2.5/PF、ME/MI、PTEF和TV/k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大小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提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吸入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背景 国外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对≥6岁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疗效肯定,目前缺乏中国哮喘儿童临床数据。目的 评价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 纳入符合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诊断、年龄6~18岁、能够承受16周疗程费用、使用奥马珠单抗前血清IgE 75~1 500 IU·mL-1、生命体征平稳、处于哮喘非急性期发作状态的患儿。采用吸入激素+奥马珠单抗治疗方案,观察支气管哮喘控制、鼻炎和咳嗽症状、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肺功能、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观察指标于治疗开始前和完成16周时评估。主要结局指标 4~11岁患儿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进行评分,≥12岁儿童采用ACT评分,C-ACT/ACT评分在治疗前后增长≥3分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 纳入35例中重度过敏性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体重(31±9.6)kg,身高(134.8±13.8)cm;符合哮喘3和4级治疗方案共32例、5级治疗方案3例,平均IgE水平340(168~583) IU·mL-1。吸入激素+奥马珠单抗治疗4周后患儿C-ACT/ACT评分、鼻炎和咳嗽VAS评分、PAQLQ/pedsQLTM3.0哮喘模块评估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6周后较治疗前C-ACT/ACT评分改善>3分,鼻炎和咳嗽VAS评分、PAQLQ/pedsQLTM3.0哮喘模块评估均较治疗4周后进一步改善。16周后肺功能和FeNO评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瘙痒。结论 吸入激素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控制效果好,可改善用药期间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的浓度,滴度≥1:160为阳性,提示MP现症感染。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幼儿肺功能仪测定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以120名1~3岁(1~2岁组62例,~3岁组58例)健康儿童的肺功能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研究期间77例MP肺炎患儿入组,1—2岁43例、~3岁34例。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形态特点均表现为TBFV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增高,降支凹陷;1~2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PTEF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PTEF(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和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Ti/Tt、%V—PF和25/P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的临床表现与其肺功能检测的结果较吻合。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咳痰分别为22例(51.2%)和9例(26.5%),肺部闻及湿啰音分别为19例(44.2%)和8例(23.5%),胸部X线检查见斑片状影分别为36例(83.7%)和14例(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发热、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幼儿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的较理想方法。1~2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较大,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FRC/kg和Crs/kg下降,RR增加;而-3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相对较小,仅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1~3岁健康幼儿肺功能状况。方法 将120名1~3岁健康幼儿分成1~2岁组和~3岁组。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型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值,包括用潮气流速-容量(TBFV)环部分替代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检测出的潮气量(TV)和反映大、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利用被动流速容量技术测定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总气道阻力(Rrs);用开放式氮冲洗法测定功能残气量(FRC)。结果 1~3岁健康幼儿各项肺功能测定值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组和~3岁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 vs 26,t=1.512,P>0.01)。~3岁组TV水平显著高于1~2岁组(0.123 vs 0.091,t=8.587,P<0.01),但经体重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9 1 vs 0.008 6,t=1.959,P>0.01)。~3岁组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水平显著高于1~2岁组(0.159 vs 0.135,t=3.787,P<0.01)。所测定的TBFV环是不典型椭圆形。呼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和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等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1~2岁组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水平显著高于~3岁组(1.257 vs 1.095,t=2.098,P<0.05)。1~2岁组Rrs水平显著高于~3岁组(2.697 vs 2.071,t=3.761,P<0.01);~3岁组Crs水平显著高于1~2岁组(0.352 vs 0.254,t=4.297,P<0.01),但经体重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6 vs 0.024,t=1.051,P>0.01);~3岁组FRC水平显著高于1~2岁组(0.271 vs 0.211,t=8.468,P<0.01),但经体重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9 8 vs 0.019 8,t=0.000,P>0.01)。由此可见,TV、FRC、Crs和PTEF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尤与体重密切相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反映大、小气道功能的所有指标相对稳定。结论 用TBFV环部分替代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可反映大、小气道功能情况,其各项指标相对稳定,可作为观察呼吸系统疾患时肺功能变化情况较理想的指标。健康幼儿TV、FRC、Crs和PTEF与体重呈正相关,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3岁幼儿体重发育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当前广州地区儿科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有效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连续两年对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科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进行培养、分离肺炎链球菌,采用纸片法及E-Test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从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分离肺炎链球菌共157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PRSP)率为53.5%,PRSP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耐药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株(PSSP),且多重耐药率高达90%以上,本地区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仍具有很好的敏感性,而对头孢呋辛敏感性仅59%,2001年分离株对头孢克洛耐药率为56%,分离株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78%,四环素耐药率为87.9%,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耐药也很突出(69%),而对氯霉素仍保持低水平耐药(33.3%)。结论本地区儿童上呼吸道肺炎链球菌耐药形势严峻,PRSP已达中等水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制定好防治病原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奇霉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疗效、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喉中痰鸣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胸部X线改善情况、肺部阳性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9.0%(89/100),显著优于对照73.0%(73/100);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喉中痰鸣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X线,观察组X线胸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肺部阳性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及促进炎症吸收,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某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0—2001年在该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K-B纸片及E-test法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肺炎链球菌157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59.87%,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77%,56.00%,77.71%,87.90%;对氯霉素仍保持低水平耐药(33.1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肺炎链球菌耐药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MP IgM的浓度,滴度≥1∶160为阳性,提示MP现症感染。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幼儿肺功能仪测定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以120名1~3岁(1~2岁组62例,~3岁组58例)健康儿童的肺功能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研究期间77例MP肺炎患儿入组,1~2岁43例、~3岁34例。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 容量(TBFV)环形态特点均表现为TBFV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增高,降支凹陷;1~2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PTEF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 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PTEF(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和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Ti/Tt、%V PF和25/P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的临床表现与其肺功能检测的结果较吻合。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咳痰分别为22例(51.2%)和9例(26.5%),肺部闻及湿啰音分别为19例(44.2%)和8例(23.5%),胸部X线检查见斑片状影分别为36例(83.7%)和14例(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发热、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幼儿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的较理想方法。1~2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较大,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FRC/kg和Crs/kg下降,RR增加;而~3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相对较小,仅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