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学生中心论教学趋势的发展,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已逐渭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重视,而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的兴起使课堂外语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指定的语言活动来展开。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不但减轻了学生的焦虑感,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情感因素的正面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改进手术径路治疗食管癌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手术径路治疗食管癌150例临床分析段孝凤高晓旭徐华葛来增吕军吉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采用左上腹直肌、右胸后外侧和(或)右颈部切口手术径路行次全食管切除、颈部或右胸顶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不同部位食管癌1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1(ITGA1)和嗜铬素A(chrA)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关系.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对9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分类,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进行ITGA1和ChrA的检测.结果 95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1检测的阳性率为78.9%,在各型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9.6%,70.O%.嗜铬素A检测的总的阳性率为42.1%,在各型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5%,30.4%,70.O%.经统计学分析,整合素α1在各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嗜铬素A在各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因子在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整合素α1与子宫内膜的异常过度增生有一定关系.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细胞恶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胚层瘤一例段孝凤高晓旭徐华王春英患者男,65岁。因刺激性咳嗽半个月,痰中偶带血丝4天而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片左肺下野近左心缘处显示4cm×3.5cm的圆形块影,侧位偏后,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略淡,无明显分叶,毛刺不明显。术前诊断:左肺下叶...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多,胃排空功能障碍即是其中之一。随着食管癌手术切除范围的扩大及高位食管胃吻合增多,胃排空障碍明显增加,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其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我院1993年3月-2006年12月共完成食管癌手术987例,其中发生胃排空障碍者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门诊检查的1220例患者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TCT)检查,对其中186例细胞学提示阳性或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检查1220例中,异常涂片157例(12.59%),临床高度可疑的患者45例行阴道镜检查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CINⅠ39例,CINⅡ9例,CINⅢ3例,子宫颈鳞癌3例。TCT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符合率为84.0%,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8.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病变检出率为98.0%。结论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能满足早期发现癌前病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目前对贲门癌术后复发大多采用保守治疗 ,对再次手术报道不多 ,我院 1980— 2 0 0 0年对 2 1例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了生存期 ,本文对贲门癌术后复发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和再手术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贲门癌术后复发者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32~ 6 7岁 ,平均 5 2岁。首次在我院实施手术 14例 ,在外院实施手术 7例 ,2次实施手术间隔在 6个月~ 4 .5年 ,其中 13例在 2年以内 ,占 6 1.8% ,全部病例首次手…  相似文献   
9.
马凤霞  高晓旭  李咏 《中外医疗》2009,28(14):59-59
我院儿科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150例,误诊30例,基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对不典型结核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下面对误诊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意义、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在过去二十年间实施全肺切除的420例病例。结果:全组420例全肺切除,占同期肺癌手术总量的19.0%(420/2216)。手术分两组即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摘除术(简称前十年组)182例,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简称后十年组)238例。全组术后401例手术病人痊愈,围手术期死亡19例(4.5%)。术后并行辅助化疗196例,未作辅助化疗(单纯手术)205例。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8%,全组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3.8%、51.7%、33.8%。前十年组和后十年组5年生存率差异明显为26.9%vs40.8%(P〈0.003)。术后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长期生存差异显著为42.3%vs25.4%(P〈0.05)。结论:通过本组420例全肺切除的临床体会我们认为合理的手术适应证的甄选,良好的手术中外科操作处理,实施彻底的纵隔淋巴结规范清扫,完善的术后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恰当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全肺切除术在晚期肺癌临床治疗中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