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脂、尿素氮及肌酐含量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以酶法测定TG、TC、HDL-C含量,免疫扩散法测定apoAI、B100含量,日本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水平。结果HFRS患者各病期(或病型)血清TG、BUN和C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HDL-C、LDL-C以及apoA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少尿期指标变化更为明显。血清TC含量在不同病期各组组之前差异不大,仅少尿期T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重型组患者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HFRS血清HDL-C、LDL-C、apoAⅠ、TG、BUN、Cr和TC等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FRS分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职业、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脂肪肝患者263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症状、体征等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证型的发病率依次为脾虚湿滞型、湿热困脾型、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1~60岁,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型患者多见于无业及退休人员,脾虚湿滞型患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湿热困脾型患者分布于各职业类别中。结论脾虚湿滞型是脂肪肝的常见证型,41~60岁是脂肪肝发病的高峰期,脂肪肝的中医证型与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15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应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与其它同类中成药相比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TⅡ含量,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GI2含量,日本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HFRS患者各病期(或病型)血浆PRA、ATⅡ及血清BUN、C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PGI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少尿期、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HFRS血浆PRA、ATⅡ、PGI2及血清BUN、Cr等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FRS分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5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拷贝数,ELISA法测定HBsAg、抗-HBc、HBeAg、抗-HBe。结果 HBeAg阳性率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显著升高(χ2=63.05,P0.05),而抗-HBe阳性率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显著降低(χ2=37.32,P0.05)。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清标志物为HBsAg(+)、HBeAg(+)、抗-HBc(+)模式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减少,而为HBsAg(+)、抗-HBe(+)、抗-HBc(+)模式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分别按肝脏炎症或纤维化程度分组,各组之间的血清HBV-DN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沈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DNA复制与HBeAg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血清HBV-DNA含量与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无相关性,提示不同个体患者血清HBV-DNA复制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沈阳市传染病院于2006-01-2006-12,对收治的127例婴儿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全年散发,3~5月份为发病高峰(82例),占全年发病的64.6%。②小月龄患儿发病率上升,主要为5~10月龄(106例),占83.5%,其中5~8月龄(75例)占59.1%。③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率高,占64.6%。④临床症状典型,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spots科氏斑)明显。并发症t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为主。结论为减少婴儿麻疹发病,应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时率,以及接种质量,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至6月龄,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转化为心梗可能性大,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研究总结出溶栓通脉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使心肌梗死率降低,提高了冠心病人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符合国际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复肝解毒冲剂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分组后,复肝解毒冲剂低、中、高剂量和联苯双酯组连续给药7天。所有大鼠,除正常组外,以CCL4腹腔注射。24h后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ALT及肝匀浆MDA明显增高,肝匀浆GSH和SOD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苯双酯组和复肝解毒冲剂大、中剂量组血清AST、ALT和肝匀浆MDA降低,肝匀浆GSH、SOD升高(P〈0.01或P〈0.05);小剂量组血清AST、ALT和肝匀浆GSH升高不明显,但肝匀浆MDA降低、SOD升高(P〈0.05)。结论:复肝解毒冲剂对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干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认知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2-12/2004-06在沈阳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研究所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干预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只给予护肝药物治疗,认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认知干预。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认知干预组干预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角色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药物干预组(t=12.34,7.19,5.77,4.20,P&;lt;0.01)。结论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