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脏脂肪素mRNA表达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孕妇大网膜组织内脏脂肪素(VF)Mrna表达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100例晚期妊娠妇女大网膜组织VF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包括GDM孕妇45例(GDM组)、糖耐量正常(NGT)孕妇55例(NGT组).检测各组孕妇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并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MI).结果 GDM组与NGT组大网膜组织中V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0.4、0.5±0.3,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4.12±0.14)、(3.65±0.13)mmol/L,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72±5)、(61±5)pmol/L,TG水平分别为(5.6±0.3)、(3.8±0.3)mmol/L,TC水平分别为(5.6±0.9)、(3.9±0.3)mmol/L,孕前BMl分别为(22.6±0.8)、(20.9±0.4)ks/m2,HOMA-IR分别为12.5±5.9、9.5±0.8,两组以上各值分别比较,GDM组各值均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 Mrna表达水平与孕前BMI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1),但与HOMA-IR、TC、TG无相关性.结论 VF 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GDM、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心脏瓣膜的基本结构出发,描述了天然心脏瓣叶的结构和功能,给出了心脏瓣膜结构的关键成分:其中重点描述了主动脉瓣的瓣叶结构及力学功能,并详细分析了其瓣叶的三层结构,给支架材料结构仿生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组织工程心脏瓣膜领域常用支架的选择及要求。发现了静电纺制备心脏瓣膜瓣叶支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解决支架材料空隙及各向异性方面问题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3.
背景:聚左旋乳酸和聚己内酯各自都有其优点与缺点,而共聚或共混后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因为两者添加比例的不同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吲的纺丝溶液浓度下纺出的纤维性能亦会有所差异.目的:通过对两种原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75/25;50/50)在不同纺丝液浓度下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种性能的比较,选出最佳的原料和相应的纺丝液浓度.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11在东华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将聚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材料在乳酸/己内酯为75/25和50/50两种比例下,在质量分数为4%,6%,8%和10%纺丝液浓度下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方法:扫描电镜样品经表面喷金后在10 kV加速电压下观察纤维膜的彤貌.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MTT法测试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与增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由质量分数为6%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备的纤维膜具有更好的纤维形态,且直径分布均匀;拉伸力学测试显示由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备的纤维膜比聚(左旋乳酸-己内酯)(75/25)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但断裂应力较低;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质鼍分数为6%和8%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的纳米纤维膜上更能有效的黏附与增殖.结论:纺丝液质量分数为6%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50/50)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项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静电纺过程中利用磁场效应的方法更适合制备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取向纤维。但当前的研究多限于水溶性聚合物材料的电纺。 目的:通过相转移方法制备均匀分散有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静电纺技术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Fe3O4定向排列复合纤维,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初步观察细胞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6/2008-10在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50∶50,Mw30~40万)由日本 Nara Medical University提供;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由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提供。 方法:采用相转移法将水相中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转移至有机溶剂中,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Fe3O4的溶液,利用磁场对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牵引作用,静电纺制备取向超细纤维。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扫描电镜对纤维进行表面形态、取向度进行分析,采用透射电镜分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纤维中分散和分布情况。在复合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纤维膜上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采用 MTT法检测纤维膜上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结果:通过添加乳化剂油酸钠成功得到分散均匀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三氯甲烷溶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磁场的影响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表面光滑、无明显珠状物分布;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良好。透射电镜结果显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静电纺超细纤维中分散度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细胞黏附率优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纤维;其细胞增殖率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接近。 结论:含有一定浓度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极佳,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做好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和关怀救助工作是艾滋病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传播,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被发现,原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发病,需要救治、救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越来越多,伴随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人群范围逐渐扩大,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加之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认识不足,不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若要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救治与救助服务,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静电纺过程中利用磁场效应的方法更适合制备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取向纤维。但当前的研究多限于水溶性聚合物材料的电纺。目的:通过相转移方法制备均匀分散有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静电纺技术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Fe3O4定向排列复合纤维,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初步观察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6/2008—10在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50:50,Mw30-40万)由日本Nara Medical University提供;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由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提供。方法:采用相转移法将水相中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转移至有机溶剂中,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Fe3O4的溶液,利用磁场对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牵引作用,静电纺制备取向超细纤维。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扫描电镜对纤维进行表面形态、取向度进行分析,采用透射电镜分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纤维中分散和分布情况。在复合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纤维膜上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纤维膜上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添加乳化剂油酸钠成功得到分散均匀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三氯甲烷溶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磁场的影响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表面光滑、无明显珠状物分布;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良好。透射电镜结果显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静电纺超细纤维中分散度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细胞黏附率优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纤维;其细胞增殖率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接近。结论:含有一定浓度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极佳,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静电纺过程中利用磁场效应的方法更适合制备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取向纤维.但当前的研究多限于水溶性聚合物材料的电纺.目的:通过相转移方法制备均匀分散有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静电纺技术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Fe3O4定向排列复合纤维,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初步观察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612008-10在东华大学化学化上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T程实验室完成.材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50:50,M.30-40万)由日本Nara Medical University提供;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由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提供.方法:采用相转移法将水相中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转移至有机溶剂中,制备聚(左旋乳酸-己内酯),Fe3O4的溶液.利用磁场对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牵引作用,静电纺制备取向超细纤维.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扫描电镜对纤维进行表面形态、取向度进行分析,采用透射电镜分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纤维中分散和分布情况.在复合Fe3O4磁性纳米粒了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纤维膜上体外接种猪髋动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纤维膜上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添加乳化剂汕酸钠成功得到分散均匀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三氯甲烷溶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磁场的影响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农面光滑、无明显珠状物分布: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良好.透射电镜结果显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静电纺超细纤维中分散度良好.细胞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载有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细胞黏附率优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纤维;其细胞增殖率与纯聚(左旋乳酸-己内酯)静电纺超细纤维接近.结论:含有一定浓度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溶液,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静电纺得到的纤维排列方向沿磁场磁力线分布,取向度极佳,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长春市朝阳区共报告了5种性病,总发病例数为276 例,发病率为43.81/10万. 1 性病疫情资料来源 性病资料来自长春市朝阳区辖区十一家医疗单位性病门诊的性病报表和性病卡.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Due to the lack of autograft transplant rejection, Schwann cells (SCs)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the induc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Mesencephalic stem cells can be induced to produce dopaminergic neuro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grafts of SCs and neural stem cells (NSCs) deserves further study and verification in Parkinsonian animal model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chwann cells and mesencephalic NSC co-grafts in Parkinsonian animal models on animal behavior and histology. 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 SETTING: Fud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ATERIALS: The following anima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Shanghai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5 Sprague-Dawley rats, embryonic day (E) 13-16; 16 neonatal Sprague-Dawley rats, postnatal day 1-3; and 18 adult SD rats of both genders. Animal experimentation met animal ethical approval.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Shanghai Med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05 to January 2007. The mesencephalic NSC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brains of SD rats at E 13-16, and SCs were harvested from the sciatic nerves of neonatal rats at day 1-3. Hemiparkinsonian rats (n =18) were selected for transplantation after estimating rotational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apomorphine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NSC group, and co-graft group. There were 6 rats in each group. Either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NSCs, or SCs plus NSC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right neostriatum of Parkinsonian rats, respectively. MAIN OUTCOME MEASURES: (1) Rotational behavior was induced by apomorphine (0.05 mg/kg, i.p.) 2, 4, 6, 8, and 10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rotations were counted. (2) Differentiation and survival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right neostr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