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状态,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2例,分心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心理学量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干预组根据心理干预后,抑郁、人际敏感以及恐怖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了解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生物学治疗,试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判定。结果:心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结束以后,干预组与全国常模之间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冠心宁组30例,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静滴冠心宁注射液20ml,1次/日;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两药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冠心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平均减少时间:冠心宁组136.73±46.33分,对照组88.96±40.31分,P<0.01.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所以探讨其发病过程并积极加以防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现认为慢性AF的发生、驱动和维持与氧化应激、离子通道和炎症等有密切关系,而炎症在慢性AF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对慢性AF患者血清(Inter-leukin-10,IL-10)、(Interleukin-6,IL-6)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示炎症在慢性AF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心脏电生理变化,就是指Q-T间期变异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办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观察组53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5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24 h内心脏电生理变化情况,监测患者两个时间段:Q-T间期、Q-T/HR斜率变化。结果在相同时间段之内,两组人员的平均Q-T间期变化、平均心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的Q-T间期变化、Q-T/HR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间期、Q-T/HR斜率可以展现出心室水平的调节情况,对测试室性心律及猝死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昭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55+2781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利尿剂、洋地黄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洛活喜)5~10mg/d,比较两组血压、心率、LVEF(左室射血分数)、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尿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LVEF升高,LVDd降低,血压下降,心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VEF升高及收缩压下降的幅度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