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临床带教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变以往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拟从带教前准备、带教方法、成果检测、目前存在问题及总结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5岁,临床症状以大量阴道流液为主,体征多表现为宫颈肥大、宫颈管变硬;术前病理确诊2例,可疑3例;手术加放疗、化疗4例,手术加放疗3例。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的早期确诊率低,临床应高度警惕阴道大量流液和/或宫颈肥大者,争取宫颈深部活检或宫颈管搔刮,必要时行宫颈锥切术。CEA、CK、P53、K i-67(+),而ER、PR(-)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6年8月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侧脑室增宽,并追踪胎儿超声改变及预后。结果:胎儿侧脑室重度增宽35例,其中伴发其他畸形23例,染色体异常2例,放弃妊娠32例,病死2例,智力障碍1例。侧脑室轻度增宽6例,其中染色体异常1例,失访1例,智力障碍1例,余4例胎儿娩出后,各方面情况均正常。结论:明显侧脑室增宽的预后差,宜早终止妊娠;轻度侧脑室增宽在染色体正常、不合并其他畸形的情况下,预后大多较好。  相似文献   
4.
CD44v6、ICAM-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细胞钙粘附素E(E-cadherin)表达及其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与30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CD44v6、ICAM-1和E-cadherin检测。结果:①异位内膜组CD44v6、ICAM-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位内膜组CD44v6、ICAM-1和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ICAM-1、E-cadherin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野菊花等中草药对71株解脲脲原体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不仅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也是男性不育及不良妊娠重要原因.由于Uu没有细胞壁结构,不被青霉素类药物所抑制.本文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复方金钱草等中草药对71株Uu抑菌作用,为中草药应用Uu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创伤弧菌引起小鼠致死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 (Vv)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组织病理学特征 ,为Vv致死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昆明小鼠 ,实验组 12只 ,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每只 (约 4 .3 4× 10 6 CFU) ,以 4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 .2ml为对照。取Vv致死小鼠血液、心、肺、肝、肌肉进行Vv分离培养的同时取皮下注射组小鼠血液、心、肺、肌肉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接种Vv后 ,4~ 8h内小鼠死亡率达 10 0 % ( 12 / 12 ) ,并均从血液、心、肝、肺和肌肉中再次分离到Vv ,对照组未见Vv生长 ,提示实验组因Vv致败血症死亡 ;电镜下见心、肝、肺和肌肉细胞中Vv生长 ,形态与纯培养及病人皮肤真皮细胞中的Vv完全一致 ;Vv导致心肌、肺、肝、及肌肉多器官广泛性损害 ,表现为组织间质高度水肿 ,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或消失、空泡样改变 ,器官实质变性坏死 ,提示因Vv感染致MODS ,以肺、心肌表现最为显著。结论 Vv引起败血症导致MODS是Vv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创伤弧菌优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创伤弧菌(VV)的培养研究,选择最佳优化培养条件,提高该菌的检出率。方法:用酶标仪测定各生长条件下的细菌吸光度值。结果:VV在各测试条件中,含1%NaCl培养10h细菌吸光度达峰值;640mg/L血红蛋白于6h达峰值;10%蛋白胨于8h达峰值;在pH值为8.0~8.5、温度为37℃时,细菌吸光度达峰值。结论:VV最佳优化培养条件为:1%NaCl、640mg/L血红蛋白、10%蛋白胨、pH8.0~8.5、温度37℃。本研究条件可进一步用于VV快速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细胞增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将沙眼衣原体接种于Hep-2细胞中,收获培养物,将其分别用Giemsa染色、免疫层析法、PCR技术和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进行鉴定。结果经免疫层析法鉴定所收获的培养物为沙眼衣原体,并经Giemsa染色,可见其典型包涵体结构,PCR技术和核苷酸序列检测方法进一步鉴定其血清型别为D型。结论Hep-2细胞可用于沙眼衣原体的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的15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以阴道B超、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评价服用他莫昔芬前后子宫内膜情况。结果:可评价患者共135例,其中绝经前46例,绝经后89例。服用他莫昔芬后,未绝经组36例(78.26%)出现异常阴道流血,9例(19.56%)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绝经组22例(24.72%)发生异常阴道流血,出现子宫内膜病变29例(32.60%),其中术前绝经组18例(18/59,30.51%),化疗后绝经组11例(11/30,36.67%)。阴道B超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52.3%,特异度为90.2%,宫腔镜诊断相应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结论:他莫昔芬导致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增加,对绝经前妇女的影响还不确定。阴道B超可作为初步检测手段,宫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沙眼衣原体(C£)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方法分别用10。、10‘、10。数量IFU的CtE型株阴道内接种雌性BALB/c小鼠,观察外阴炎症反应,检测排菌情况,PCR检测分泌物及对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接种后第5d,实验组小鼠即出现感染迹象;在接种后的5~20d均可在小鼠生殖道分离得到具感染性的c≠,但其持续排菌时期与接种的IFU数量成正比;且小鼠生殖道排菌量(IFU)与接种的IFU数量亦成正比,以10。剂量组为高;小鼠生殖道分泌物PCR扩增后电泳,可见与CtMOMP分子量相当的产物;小鼠生殖道组织切片观察证实,c£E型株感染小鼠生殖道可产生生殖道炎症。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生殖道E型c£感染模型;10。IFU是建立模型的适宜感染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