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上皮性癌的转移包括腹腔种植、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重要转移途径,合理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对不同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改变患者的预后。恶性肿瘤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和无氧酵解高于正常组织,葡萄糖摄取率、利用率为正常组织20~30倍,提示恶性肿瘤的代谢变化早于肿瘤的体积变化;正电子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A11)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2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4例行LH(LH组),85例行TVH(TVH组),53例行AH(AH组)。对3组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手术结局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LH、TVH与A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0±43)、(116±30)和(213±31)min,m血量分别为(295±203)、(112±87)及(856±529)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件院时间分别为(6.2±2.0)、(7.1±4.6)及(9.4±3.3)d,AH组分别与LH组及TVH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发生率、脏器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术者经验丰富、充分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对于盆腔粘连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来说呵能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宫颈环扎术在孕15~23周实施,本院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宫颈环扎术有所不同,采取了宫颈双"U"字型缝合,术前、术后辅助保胎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18例,补救性宫颈环扎术2例.其结局为1例晚期流产;2例34周前早产,其中1例为孕33+4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 905 g,另1例为孕31+3周早产,新生儿体重1 740 g,均存活良好;另外17例均于34周后分娩,新生儿均存活良好.20例患者均无胎膜早破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用于多发畸形胎儿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并探讨其在辅助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诊断为胎儿全身多发畸形的妊娠妇女31例,孕妇年龄20~37岁,孕周21~27周.在超声引导下获取羊水或脐血,再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结果 31例多发畸形脐血样本均进行了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4例培养失败,1例无核分裂象,培养成功的26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者23例,异常3例,核型异常率为11.54%(3/26).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中有4例未发现致病性染色体缺失/重复,21例发现了微缺失和微重复,但均为染色体多态性,不具有致病性,6例检查异常,异常率19.35%(6/31).结论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广泛的优势,不仅弥补了培养失败和细胞活力不够无法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缺陷,还能从亚显微结构发现缺失和重复,对于畸形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软骨发育不全(ACH)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一代测序检测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c.1138位点突变的胎儿共1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超声测量指标)。对胎儿父母的年龄,胎儿的头围(HC)、股骨长(FL)、腹围(AC)、双顶径...  相似文献   
6.
孕妇31岁,丈夫39岁,孕2产1,平素月经规律,(5~6)/28 d,末次月经2017年8月30日。2017年12月7日因外院“孕12+3周B超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0.3 cm”转诊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孕14+1周复查B超提示胎儿颈部皱褶(nuchal fold,NF)厚度0.48 cm,余未见明显异常;孕17+4周超声提示胎儿NF厚度0.76 cm,下颌骨短小,胎儿透明隔腔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1],可分为3级:CIN1、CIN2和CIN3.虽然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与进展到更高级别的CIN或宫颈癌存在某种关系,但宫颈癌也可以从CIN1发展而来,CIN2和CIN3并不总是进展为宫颈癌[2].  相似文献   
8.
Ki67和Bax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 i67、Bax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新辅助化疗(neoad juvant chemotherapy,NACT)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K i67和Bax的表达。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61%。化疗有反应者NACT前后K i67、Bax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反应者NACT前后K i67、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患者NACT前后K i67和Bax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理分级患者NACT前后Bax变化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NACT前K i67 LI>33%和K i67 LI<33%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48.6个月和19个月(P<0.05)。结论:K i67、Bax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K i67、Bax有可能作为判断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n=32).MTX组中40例于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25mg,52例于术后24h内经肌内注射MTX 50mg/m2.非MTX组术后给予期待疗法.分析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以及给药方式对PEP发生的影响.结果 MTX组和非MTX组各7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5,P=0.028),MTX组的92例患者中,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的40例患者中4例发生PEP,术后经肌内注射MTX的52例中3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6,P=0.448).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或术后预防性应用MTX可降低PEP的发生,但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术中经输卯管系膜内注射与术后经肌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在改善PEP发生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05例有引产指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110例为研究组,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的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和阴道分娩率。结果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率为80%(88/110例),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58%(55/9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作用明显,Bishop评分提高4分,增加了阴道分娩率,是一种有效的促宫颈成熟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