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克隆并体外表达HPV58E6,为E6致癌作用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从HPV58全基因克隆中扩增出HPV58E6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的T7启动子下游,体外转录成mRNA后,在源自网织红细胞的翻译缓冲液中表达生物素标记的HPV58E6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X光胶片曝光显影鉴定.结果酶切电泳证实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电泳显示在相当于HPV58E6分子量约18.8kD的位置出现条带,X光胶片亦在相应位置出现印迹条带.结论成功表达了含有生物素标记的HPV58E6蛋白,为其致癌作用和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HUVEC,采用RT PCR方法检测不同感染时段细胞RAGEmRNA的表达。结果:HCMV感染HUVEC后,0?h时RAGEmRNA有基础水平的表达,4?h开始升高,8?h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随感染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感染24?h时达高峰,48?h开始回落,72?h表达量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显著高于0?h。各时段与0?h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MV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能够促进RAGE mRNA的表达,并且呈时间依赖性。HCMV有可能通过上调RAGE介导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文章从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发综合性试验;引入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实验室建设,重视生物安全方面以及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增添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软甲症2例     
临床资料例1女,16岁,学生。因指甲变白变软4周来诊。患者于4周前发现左手拇指和右手中指指甲根部变白,触之较软,面积渐增大,发病以来患处无自觉症状。患者平素喜欢吃零食,自述手部经常出现潮湿多汗症状。无慢性病史,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嵌合性病毒样颗粒HPV16 L1-E7蛋白疫苗接种于动物体内诱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以本室构建的HPV16 L1-E7嵌合蛋白疫苗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在初次免疫后,分别于第3,4,5周采血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并耳皮下注射HPV16L1蛋白,检测特异性DHT反应,在末次免疫2周后,取小鼠脾细胞,用HPV 16 L1-E7蛋白刺激,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及血清IFN-γ水平。结果:HPV16 L1-E7蛋白疫苗免疫小鼠可有效产生HPV16 L1抗体及特异性DTH反应,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升高,两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PV16 L1-E7嵌合蛋白疫苗免疫后取小鼠脾细胞,在特异性HPV16 L1-E7蛋白抗原刺激下,特异性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被免疫小鼠血清中出现高水平IFN-γ。结论:嵌合母亲产颗粒HPV16 L1-E7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抗体,HPV16L1特异性TDH参与的超敏反应及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这为研究预防HPV感染和治疗HPV相关性肿瘤的疫苗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7.
HPV16L1-E7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免疫BALB/c小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E7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效应。方法:①将rAd5HPV16L1-E7载体疫苗在293细胞中扩增后,以肌肉注射、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途径免疫小鼠,采用ELISA法测其血清IgG抗体水平;②制备脾细胞悬液,加入到96孔无菌培养板中,并分别加入rAd5HPV16L1-E7特异性蛋白和RPMI1640 10%胎牛血清,加入3H-TdR1μCi/孔,做T-细胞增殖实验;③取经过培养56h的培养液进行IFN-γ的测定。结果:不同途径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以肌注组产生抗体量最多,IFN-γ和T-细胞增殖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d5HPV16L1-E7重组活病毒疫苗既能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又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说明其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纯的重组SARSCoV M蛋白,并初步测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方法:软件分析SARSCoV M蛋白富含免疫表位的片断,体外合成编码SARSCoV M蛋白15.170aa序列的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合成DNA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5X-1,构建重组质粒pGEX.SARSCoV M。在大肠杆菌BL2l中诱导表达GST-SARSCoV M重组融合蛋白,分离纯化GST-SARSCoV M蛋白,利用纯化蛋白作为抗原,建立ELISA试验检测抗SARSCoV M抗体。结果:GST-SARSCoV M蛋白分子量为43kD,纯化的GST-SARSCoV M蛋白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SARSCoV M抗体,53例正常成人献血者血清未检出SARSCoV M抗体。结论:SARSCoV M蛋白表达成功,在健康人血清中未检出SARSCoV M抗体。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高辛非放射性标记与检测系统制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HPV16E6)转化基因DNA探针,经用斑点杂交检测,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达0.1pg,应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4例子宫颈癌组织。结果表明,HPV16E6阳性27例、占61.36%,5例正常对照子宫颈组织中未检出。提示HPV16E6转化基因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为阐明子宫颈癌的病因和HPV16E6在诊治子宫颈癌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密码对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 6b)基因表达及免疫原性的影响,为治疗性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含优化密码及pRB结合位点突变的HPV 6bE7(humE7)全长基因。测序验证无误后,定向克隆于pcDNA3的Kpn I和EcoR I位点,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u-mE7。体外转染COS-1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其E7蛋白表达。C57BL/6小鼠胫前肌内接种裸DNA,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pcDNA3-hu-mE7在COS-1细胞获得明显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DNA免疫结果显示,与含有野生型E7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3-wtE7比较,pcDNA3-hu-mE7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产生明显升高,CD8^ 和CD4^ 淋巴细胞活性增强。结论:优化密码能促进HPV 6b E7蛋白表达及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