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式剖宫产术为以色列Stark教授改进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其特点是采用Joel-Cohen方法开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返折腹膜及子宫肌层,单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不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腹膜,肠线边疆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并与同期传统下段剖宫产相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排气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多方面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3家医院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宫颈糜烂1273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24岁,最大60岁,平均为36岁.1273例中轻度宫颈糜烂115例,中度宫颈糜烂545例,重度宫颈糜烂613例.使用长春市光电仪器厂生产的激光治疗机烧灼一次,术后2个月复查,治愈率为93.2%(1186/1273).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宫颈糜烂,是目前治疗宫颈糜烂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自1987~1989年,利用激光疗法共治疗各类型宫颈糜烂197例,术后1~2个月复查及15个月随访,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米非司酮及米索对人早孕蜕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血清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早孕、服用米非司酮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后各20例的蜕膜,应用单克隆抗体链霉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酶 (S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 ER、PR 的表达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使蜕膜组织中 ER、PR 表达下调,正常早孕组、服米非司酮组及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血清雌二醇(E_2)、睾酮(T)、泌乳素(PRL)含量上升,孕酮(P)下降;而对 FSH、hCG 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大剂量RU_(486)能竞争地结合蜕膜组织孕激素受体,使早孕期高浓度的内源性孕酮与其受体的正常结合受到干扰,从而达到抗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自1987~1989年,利用激光疗法共治疗各类型宫颈糜烂197例,术后1~2个月复查及15个月随访,未见复发者。  相似文献   
6.
前庭大腺脓肿是妇女一种常见病,40多年来对该病治疗,主要采用将腺体全部切除的手术方法。自1985年3月,我们采用穿刺抽出囊内脓液,然后注药的方法治疗前庭大腺脓肿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五加生化胶囊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五加生化胶囊对药物流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6 0 0例健康孕妇随机分成A组 :药流后口服五加生化胶囊 (2 0 0例 ) ;B组 :药流后口服益母丸 (2 0 0例 ) ;C组 (对照组 ) :药流后不服任何药物。结果 :①孕囊当天未排出 ,3d内排出率 ,A组为 84 6 2 % ,B组为6 3 6 4% ,C组为 5 8 33%。②不全流产发生率  2周内 ,A组为 1 5 0 % ,B组为 6 0 0 % ,C组为5 5 0 % ,③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 ,不超过 2周 ,A组为 96 5 0 % ,B组为 97 5 0 % ,C组为6 9 80 % ;超过 1个月 ,A组为 1 0 0 % ,B组为 6 5 0 % ,C组为 7 5 0 %。④其他副反应 大出血急诊清宫 ,A组 1例 ,B组 7例 ,C组 9例。宫腔感染 ,A组 1例 ,B组 1 3例 ,C组 1 5例。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能明显提高 3d内药物流产成功率 ,降低不全流产发生率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沙眼衣原体和淋菌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以引起生殖道炎症、宫颈炎、盆腔炎、盆腔脓肿,造成不孕症等。患病妊娠妇女可以对新生儿发生垂直感染,该感染率逐年增高。为探讨此病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自1994年3月~1996年5月,对妇产科就诊的病人及住院的部分病人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和淋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检测,资料整理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凡是患者自述阴道分泌物多,或阴痒、外阴、阴道不适感,或因盆腔炎、盆腔脓肿住院或手术病…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与正常位置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正常位置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应用TUNET法对34例标本进行凋亡检测。结果 分泌期及月经期凋亡细胞较多,增生期及异位内膜无细胞凋亡。结论 子宫内膜的凋亡呈周期性改变,提示凋亡与子宫内膜脱落有关。异位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变化表明正常位置与异位子宫内膜的增生、分化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UU)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培养法对妊娠晚期32例胎膜早破孕妇(试验组)和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剖宫产术中羊水进行支原体培养检测,评价6种抗菌药物对抑制支原体的敏感性;同时运用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法对上述羊水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 试验组分离培养检测的UU感染阳性率为28.1%,对照组UU感染阳性率为5.0%(P>0.05);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提示氧氟沙星药物敏感性最弱;在同时进行的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法试验中,试验组的UU检出率为46.9%,对照组的UU检出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解脲支原体所致的宫内感染是部分妊娠晚期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法联合培养法,是诊断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的特异、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