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行为干预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150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增加综合行为干预措施,时间1年,分别在治疗前和1年后应用生命质量测评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生命质量总分从2.3±0.4下降到1.59±0.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由1.95±0.5降为1.43±0.3,社会活动评分由2.59±0.5降为1.63±0.5,抑郁心理评分由2.47±0.4降为1.59±0.3,焦虑心理评分由2.21±0.3降为1.78±0.2,对照组各项评分无明显改变.结论综合行为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生活质量现状,探讨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方式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制订夫妻共同应对冠心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及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复查的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共220对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年龄18~59岁,均符合已婚且与配偶共同生活等纳入条件。配偶纳入标准主要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近期6个月内未发生创伤性事件等。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建立主-客体互倚模型,通过Bootstrap法分析变量间的主客体效应。结果 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04.06±8.34)分,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为(104.13±7.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与其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呈正相关(r=0.326,P<0.001);患者与其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357,P<0.001)。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570、0.465,均P<0.05);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01、0.348,均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表明,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均对其自身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β=0.623、0.710,P<0.05)。患者的积极二元应对对配偶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342,P<0.05),配偶的积极二元应对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431,P<0.05)。结论 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有待提高。建议将配偶纳入到疾病管理中,围绕夫妻为中心制定针对性二元应对干预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配偶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2012年2月19日至2017年2月19日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有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95.74±2.44)分、物质生活(96.38±1.52)分、躯体功能(97.39±1.62)分、心理功能(98.33±1.51)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12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置管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研究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减少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整体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舒适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红艳  朱晓艳 《中原医刊》2005,32(22):92-92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序贯用药是当前国内最新终止早孕的药物。以往大多数报道强调以停经7~8周以内早孕应用,而对孕10~13周的药物终止妊娠应用较少。现将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300例停经10~13周的孕妇服用本药流产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1年发现首例AIDS感染者以来,短短20余年的时间艾滋病已蔓延至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人类生存、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据2007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存活的HIV感染者为3 320万,新感染者250万,因AIDS死亡210万,2007年每天大约有6 800多人新感染HIV,其中96%以上的人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约40%是15~24岁的年轻人,近50%是妇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人均寿命只有47岁,比大部分高收入国家人均寿命短30年.可见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无痛人流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分析无痛人流麻醉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加强麻醉监测,提高麻醉安全性。对近1年无痛人流100例中围麻醉期记录的不良反应及有关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流麻醉中和麻醉后恢复期的不良反应甚多,围麻醉期应注意防治这些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理,提高无痛人流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会阴切开术,会阴指的是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当婴儿的头快露出阴道口时,在会阴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开会阴,使产道口变宽,以便利胎儿的产出,这就是所谓的会阴切开术.产妇分娩时,由于某些原因,如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胎儿过大、会阴条件差、手术助产时等常采用会阴侧切术,以防止会阴严重撕裂伤.随着会阴切开术的开展,会阴切口感染也不可避免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艳  戴秀珍  彭艳 《淮海医药》2009,27(4):323-324
血管性痴呆(VD)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及出血性以及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致脑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它主要包括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重要部位的单梗性痴呆,小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低灌注引起的痴呆及出血性脑血管性痴呆。我科2007年6月~2008年6月采用自拟方中药治疗VD30例,并与西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pQE-HSV-1 UL15 exon Ⅱ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并免疫家兔制备抗体.方法 以HSV-1感染后的Vero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HSV-1 UL15 exon-Ⅱ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无误后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表达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及透析复性处理后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免疫原性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HSV-1 UL15 exon-Ⅱ全长基因;构建的pOE-HSV-1 UL15 exon Ⅱ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无误;阳性转化菌株经WI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000,与理论值一致,蛋白表达率约为35%~40%;表达蛋白经纯化及透析复性后免疫家兔获得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pQE-HSV-1 UL15 exon Ⅱ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并进一步用表达的蛋白制备了特异性抗体,为HSV-1末端酶全长基因表达情况的鉴定及最终构建抗病毒组装药物的分子筛选模型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