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趋势.方法 将240名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根据MP监测仪检测结果分为2组:阳性为高危组63人和阴性为正常组177人.2组孕妇左侧卧位45°,将MP监测仪传感器置于手腕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当屏幕出现脉搏波并且波型稳定时,方描记存档、登记.通过MP监测仪分析、计算心脏指数(CL)、波型系数(K)、外周阻力(TPR)、血流平均滞留时间(TM)、血液黏度(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从孕18周至分娩共行血流动力学检测3次.CL<2.5 L·mm-2·min-1,K>0.4,TPR>1.2 pru即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 CL在正常组和高危组均呈上升趋势,K、TPR、TM、V在正常组和高危组均呈下降趋势;高危组第1、2、3次检测的CL、K、TPR、V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第1、2、3次检测的TM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动态变化,尤以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更明显.应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塞来昔布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抑制剂的免疫增敏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治疗组(n=41)。对照组采用TPC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EGFR-T790M突变率及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51.22%较对照组19.51%高(P<0.05)。治疗组EGFR-T790M突变率19.51%较对照组65.85%低(P<0.05)。治疗组COX-2阳性表达率24.39%较对照组60.98%低(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24.39%与对照组34.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可明显提高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增强其临床疗效,且可改善EGFR-T790M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教在胎儿监护无负荷试验(NST)中诱导胎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期间至我院产科门诊需行常规胎儿监护(NST)的孕妇,554例进行胎教且结果 为反应型的孕妇为观察组,937例不进行指导干预且结果 为反应型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心监护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时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F值=619.894,P<0.01).结论 对产前胎儿监护的孕妇进行胎教指导,可在较短时间内诱导胎动的出现,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可溶性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for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RAGE)对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组织表达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的影响。[方法]原核表达纯化得到rsRAGE,尾静脉注射rsRAGE至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用不同方法检测肝组织TM表达、TMmRNA相对空白组变化趋势、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可溶性TM(sTM)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PET-28a-rRAGE原核质粒,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大约为31600的蛋白。实验组24h生存率为75.o%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8%;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TM24h积分吸光度(IA)值为25.70±5.96显著小于对照组(70.24±5.65),P〈O.05;RT-PCR检测实验组TM—mRNA表达为41.23±5.20,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75.26±13.66),P〈O.05;实验组血清ALT峰值为(68.33±10.29)U/L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3±13.59)U/L],且峰值出现推后;实验组血清sTM峰值为(4.63±9.4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91±1.08)ng/m1],P〈O.05。[结论]rsRAGE可以显著减少肝衰竭模型小鼠肝组织TM的表达,降低血清sTM的含量,降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且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改善肝功能,减小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共300例,根据产妇是否选择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将其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00例产妇中有67例试产失败后转为剖宫产。镇痛组、非镇痛组分别为30例和3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第一产程镇痛组较非镇痛组时间延长,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镇痛组较非镇痛组宫缩乏力发生率高,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镇痛组产后出血量与非镇痛组无明显的差异, P>0.05。镇痛分娩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影响,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镇痛分娩能有效减轻或消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和痛苦,对整个分娩结局无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可使第一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胎心率基线平直型对围产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住院分娩产妇采用飞利浦FM20型胎儿监护仪做检查。根据监护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胎心率基线平直120例)和对照组(胎心率基线正常120例)。结果 2组羊水量、羊水污染、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围产儿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胎心率监护基线呈平直型时胎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江永珍  习斌蓉  王旭菲  黄绍芳 《江西医药》2007,42(12):1157-1159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寻找防治措施,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将新生儿窒息患儿36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取同期分娩正常儿350例作为对照组,对产前及产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患儿364例,发生率为5.93%(364/6134),结果显示随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过期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妊娠,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剖宫产二组比较接近.窒息组阴道手术助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搞好围生期保健,指导孕产妇搞好自我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B超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12-2005-05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早产儿病例资料168例,根据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颅内出血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胎龄≤32周或体重≤1500克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x2=8.88,P<0.01;x2=18.81,P<0.01).(2)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x2=24.20,P<0.01);阴道分娩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早产儿(x2=6.69,P=0.01).(3)窒息与无窒息早产儿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0.18,P>0.05).结论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发生颅内出血;阴道分娩和各种高危因素均可导致早产儿颅内出血.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颅脑B超可作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筛查、早期诊断和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脑损伤与新生儿窒息的相互关系。 方法2004 12—2005 05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对196例新生儿进行颅脑B超探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96例新生儿中共有脑损伤73例,其中早产儿为54例,占早产儿的60%(54/90),足月儿脑损伤为19例,占足月儿的17.92%(19/106),低体重儿脑损伤47例,占低体重儿的56%(47/84),正常体重儿脑损伤为26例,占正常体重儿的23.2%(26/112)。早产儿、低体重儿颅脑损伤发生率分别较足月儿、正常体重儿明显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P<0.05)。早产儿、低体重儿颅脑损伤在对照组与窒息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剖宫产儿颅脑损伤在对照组、窒息组间存在显著差别(P<0.05)。 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引起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剖宫产儿颅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早产儿、低体重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正常体重儿;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颅脑B超可作为新生儿早期颅脑损伤的诊断、筛查、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