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通过下肢静脉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收集并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及置管耗时,并评估心电定位效率。 结果 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92% vs 75%;P<0.05),且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26.5±3.0)min vs(31.8±2.8)min;P<0.05]。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技术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0.9%)和特异度(100%)。 结论 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提高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减少置管耗时,并具有良好的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黄芩苷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转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4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黄芩苷低剂量组(50 mg/kg,喂饲高脂饮食)和黄芩苷高剂量组(200 mg/kg,喂饲高脂饮食)。小鼠接受正常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构建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术后给药干预4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实验结束后采血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称量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WAT)、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WAT)及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AT)的质量;记录原位肿瘤质量、肝脏质量、肝转移灶数量,计算肝脏指数(肝质量/体质量)和肝转移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16S rRNA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小鼠肝转移灶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管饲方法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需鼻饲喂养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间歇输注管饲法,对照组45例,采用间歇重力管饲法。比较两组从管饲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及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包括频繁呕吐、奶量不增或减少、胃潴留量、腹胀、胃内有咖啡样物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管饲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分别为(3.86±1.29)d,(9.58±3.24)d,达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分别为(8.49±2.04)d,(15.87±3.01)d,且观察组的喂养耐受性更高,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输注法管饲法喂养增强了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缩短了到达到全胃肠营养所需时间,为早产儿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2岁,双侧阴囊反复红斑伴痒2年余,新发肿块2个月。皮肤科情况:双侧阴囊见局限性境界清楚的浸润性暗红斑,表面有浅糜烂、渗液;右侧阴囊红斑皮损上见一处约1.5 cm×1.0 cm×0.3 cm大小的暗红色肿块,大致呈半球状,触之质稍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尚可。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分布,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中间有纤维间隔,于皮肤附属器周围浸润,周围表皮内可见Paget病样播散的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EMA、CKpan、CKL、CK7、AR、CD15、CA153阳性,CK14、CK17、CK20、CEA、Mamaglobin、GCDFP-15、CD34、D2-40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30%。诊断:阴囊皮脂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豚鼠模型的排毒及机体免疫的情况,借以揭示人类亚临床型GH患者联合服用免疫调节剂后的疗效。方法以人单纯疱疹病毒(HSV)-2Sav感染从未感染过HSV的雌性中华彩豚,建成GH豚鼠模型,待其症状好转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豚鼠外生殖器及生殖道拭子HSV-DNA的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的浓度,再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及用药组比较。结果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仍有HSV排泌,且其IL-2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IL-4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组的豚鼠HSV-DNA阳性率明显减少,而其血清IL-2浓度高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IL-4的水平低于亚临床GH豚鼠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型GH豚鼠模型确实存在HSV排泌,同时其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也发生了异常,匹多莫德联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后不仅能减少HSV排泌,还能改善机体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7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BO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70例BO患儿(BO组)和同期就诊的200例肺炎患儿(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的70例BO患儿中,男女性别比例2.3:1,诊断BO的年龄集中在婴儿期和幼儿期。BO组3岁以内患儿64例(91.4%),对照组3岁以内患儿32例(16.0%),2组间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分布,BO组和对照组患儿均以农村为主,BO组农村患儿有41例,城市患儿有29例;对照组农村患儿113例,城市患儿87例;2组间区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史和基础疾病方面,BO组患儿中存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无创呼气末持续正压通气等病史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BO组患儿更易并发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病原学方面,2组患儿均有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但BO组患儿腺病毒和真菌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O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喘息,体征上有三凹征、细湿啰音或哮鸣音;但BO组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通常持续6周至数年)以及运动不耐受症状的患儿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BO组患儿具有特征性的高分辨率CT (HRCT)改变,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象、支气管扩张征和支气管壁增厚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数BO患儿肺功能提示存在持续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对照组多数患儿肺功能检查提示正常,或仅有少数患儿肺功能存在短暂性的轻度改变。结论:重症肺炎和机械通气是BO的主要易感因素。有基础疾病患儿(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如果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后易患B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决策树在提高手术室护士评估切口分类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随机抽取培训前2015年11月~2016年5月,培训后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手术医师的切口分类及手术室护士手术切口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的分类得分正确率提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结论:应用决策树后,手术室护士的分类得分有很大提高,手术切口决策树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替硝唑溶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干燥脱屑性唇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3月干燥脱屑性唇炎患者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唇部湿敷复方...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As propofol ha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nd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a high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their combination will have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opofol pretreatment combined with umbilic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METHODS:Sixty-thre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model, propofol, and combined group (n=21 per group). Rat models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ere made using ligat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the three groups. Ra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given 100 mg/kg propofol injection at 1 day before injury and injection of umbilic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via the tail vein (0.5 mL, 2×109/L). RESULTS AND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ropofol and combined group, especially in the latter one, presenting with a remarkable mitigation in brain injury and an increased level of survivn mRNA in the rat hippocampus. The content of serum malondialdehyde was lower but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was higher in the combin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propofol group.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opofol pretreatment combined with umbilic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 than propofol pretreamtnet alone for improv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相似文献   
10.
<正>术前访视的定义为护理人员在术前收集患者有关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为患者提供合适、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使血压、心率趋于稳定,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1]。术前访视的发展,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其作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服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效果也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掌握不好访视方法及影响因素,有可能不仅达不到访视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