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个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心电、呼吸、体温、血压信号的软件系统,用于对飞船座舱内航天员生理信息的监测.方法在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硬件平台上,由软件完成A/D转换,信号的实时处理、存储和传输.结果实现了对航天员心电、呼吸、体温和血压信号的实时采集;从心电数据中实时提取心率值;实现了生理数据的存储;并将实时存储生理数据和提取出的生理参数传送给飞船系统.结论该软件系统可以满足载人飞行医学监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韦明 《右江医学》2004,32(5):448-449
目的 观察第三产程早期口服喜克馈 (米索前列醇 ) 40 0 μg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44例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喜克馈组 80例 ,喜克馈 +催产素组 82例 ,催产素组 82例 ,其中合用催产素及单用催产素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 2 0U ;结果 单用喜克馈与喜克馈配伍催产素效果基本相同 ,比单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且第三产程时间缩短 (P <0 .0 5 )。结论 第三产程早期口服喜克馈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简易、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胃肌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 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 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韦明选 《中外医疗》2013,32(1):110-111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指导。方法选择80例2010年6月-2012年在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换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患者给予气管内全麻,间断给予芬太尼、肌松药维持麻醉;观察组(n=40)给予行腰硬联合麻醉。后辅以芬太尼和丙泊酚,术中以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清醒质量以及舒适感。结果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清醒质量以及舒适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不仅可以比较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浓度,同时也能够加快术后苏醒、提高清醒质量和术后舒适感,具有不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条件允许时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胸椎58小关节紊乱治疗痞满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小关节紊乱治疗痞满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节段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胸椎58节段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和分理点按棘旁肌肉韧带及腧穴;对照组采用内服吗叮啉治疗,以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血浆MTL和血浆SS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效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胃电幅值和频率以及血浆MTL、SS均有改变(P<0.01或P<0.05),均表现为胃电幅值增加、频率增快和血浆MTL含量水平上升以及血浆SS含量水平降低,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和分理点按棘旁肌肉韧带及腧穴;对照组采用内服吗叮啉治疗,以临床症状、体表胃电图、血浆MTL和血浆SS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效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胃电幅值和频率以及血浆MTL、SS均有改变(P<0.01或P<0.05),均表现为胃电幅值增加、频率增快和血浆MTL含量水平上升以及血浆SS含量水平降低,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整复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节段中的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58小关节紊乱患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能增加胃电幅值,增快胃电频率,调节胃肠激素,从而调节胃肠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眨眼伪迹是脑电中一种常见且影响严重的伪迹。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奇异点检测和阈值去噪的眨眼伪迹去除方法,无需眼电参考信号,做到自动去除单导脑电信号中的眨眼伪迹。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奇异点检测特性以检测眨眼伪迹的峰值位置,然后只对眨眼伪迹区域进行小波阈值去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眨眼伪迹,避免了普通方法去噪时对非眨眼区域的影响。结论本方法使用的阈值和阈值函数优于典型的阈值和软、硬阈值函数,有效地去除了脑电中的眨眼伪迹。  相似文献   
8.
韦明 《海南医学》2001,12(7):76-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至今已三周年 ,随着人们对无偿献血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而原有的血液中心献血点已不能满足广大献血者就近从速献血的要求。为此 ,采血车应运而生 ,基本满足献血者的要求。怎样加强对采血车外出采血的管理 ,保证血液质量 ,笔者有以下体会。1  对采血车及车内环境的管理1 1 采血车况及车内环境的好坏 ,是保证采血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 ,每次出车前 ,司机应对采血车进行维护和保养 ,保证车况良好 ,车上设备性能运作正常。清洁工人应及时对车上物品进行消…  相似文献   
9.
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茂荣  田纲  黄钊  韦明 《新中医》2007,39(9):52-54
目的:观察比较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在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2006年6月在本院分别接受非手术治疗(A组)41例与手术治疗(B组)54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功能评价、近期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骨折功能评价、近期并发症、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则明显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掌握好适应症的前提下,以非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中药内服外敷腰背药熨疗法(以下称中药组)、腰背部垫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垫枕组)、功能锻炼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药熨疗法(以下称功能锻炼组)归类,总结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结果:随访36个月~9年,各组均有患者出现迟发性临床症状,垫枕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与垫枕组及中药组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肯定,功能锻炼疗法可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改善运动节段的功能,减少迟发性临床症状的发生,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