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监测苏州地区儿童肠球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45株肠球菌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在本院儿童肠球菌感染检出率较高;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Inv)、万古霉素(B)、利奈唑胺(B)均表现敏感,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Inv)全部敏感。结论:肠球菌感染已成为医院儿童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应加强对肠球菌属的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预防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61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oV,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和腺病毒(ADV)。结果共检出HBoV感染378例(6.19%,378/6108),其中HBoV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73例(19.31%,73/378)。与HBoV混合感染的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RSV(64.38%,47/73),PIV-3(16.44%,12/73),MP(12.33%,9/73)。HBoV感染阳性率在夏秋季分别为9.06%和11.35%,而在冬春季3.52%和2.37%,夏秋和冬春各季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HBoV感染在7~12月和1~3岁儿童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0.40%,而在0~6月组、3~5岁组、5~6岁组和≥6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3%、4.29%、3.11%和1.97%,7月~3岁患儿与其它年龄组间HBo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4.26,P<0.01)。结论人博卡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苏州全年均存在HBoV感染,以夏秋季高发。HBoV易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RSV。HBoV感染在7月~3岁儿童中高发。  相似文献   
3.
<正>留置导尿管是解决排尿异常的基本方法,但其本身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即发生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发生CAUT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泌尿外科于2010年01月至2012年12月因尿道下裂、肾盂积水、隐匿性阴茎,膀胱结石、尿道狭窄、尿路结石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术后住院期间需留置导尿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61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oV,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和腺病毒(ADV)。结果共检出HBoV感染378例(6.19%,378/6108),其中HBoV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73例(19.31%,73/378)。与HBoV混合感染的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RSV(64.38%,47/73),PIV-3(16.44%,12/73),MP(12.33%,9/73)。HBoV感染阳性率在夏秋季分别为9.06%和11.35%,而在冬春季3.52%和2.37%,夏秋和冬春各季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HBoV感染在7~12月和1~3岁儿童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0.40%,而在0~6月组、3~5岁组、5~6岁组和≥6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3%、4.29%、3.11%和1.97%,7月~3岁患儿与其它年龄组间HBo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4.26,P〈0.01)。结论人博卡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苏州全年均存在HBoV感染,以夏秋季高发。HBoV易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RSV。HBoV感染在7月~3岁儿童中高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在诊治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患者65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6例、病毒感染组29例,选择同期2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CRP、WBC及ES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CRP、WBC及ESR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CRP及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及WBC的检测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ESR的检测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及ESR联合检测,能够及时有效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