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G—6—PD缺乏性溶血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如何避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引起的维生素B2(VitB2)水平下降是临床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试在光疗前预防用药并动态监测血清VitB2的含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不育证患者共15例,均为结婚2年以上,未曾生育的青壮年,20—40岁之间。通过化验精液,精子数减少、活动力低下、畸型,甚至无精子,并排除女性配偶生殖器官机能障碍的患者。15例中有13例精子数减少,并伴有活动低下,其中5例伴有精子畸型,2例无精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1(SPA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广西局部地区的早产儿RDS 34例为病例组,以同性别、胎龄及体重相近的非RDS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TaqMan(R)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SPA1的5个SNP位点(rs1059047、rs1136450、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并进行单倍体频率分析.结果:①总体共发现14种等位基因单倍体型,4种未命名单倍体,其中3种既往未见报道.病例组6A2和未命名(CGAAC)的表达频率最高(均为0.250),对照组6A11和未命名(CGAAC)的表达频率最高(均为0.210).6A2频率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A18在对照组明显高于病例组(P <0.05);②胎龄<32周组检出6种单倍体,病例组中6A3和6A11的表达频率最高(均为0.27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单倍体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胎龄≥32周组中检出单倍体16种,病例组中6A2和未命名(CGAAC)表达频率最高(均为0.250),所有单倍体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RDS发病风险的关系目前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儿,男,6d,因“呼吸急促,发现心率增快6d”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孕36粕周,因“羊水过多”行剖宫产娩出,羊水量不详,胎盘、脐带无异常,出生体重2150g,Apgar评分1min评6分、5min评8分、10min评10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VLBW/E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多中心61 786例新生儿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ELBW早产儿504例,其中诊断MBDP 108例,纳入MBDP组,其余396例纳入非MBDP组。收集两组孕母及早产儿基本资料、住院期间主要疾病、营养支持策略和其他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D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LBW早产儿MBDP发生率为19.5%(88/452),ELBW早产儿MBDP发生率为38.5%(20/52)。极早产儿、超早产儿MBDP发生率分别为21.7%和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BDP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MBDP组,住院时间更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更高(P < 0.05);MBDP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贫血、低钙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非MBDP组高(P < 0.05);MBDP组较非MBDP组平均加奶速度更慢、达全肠内喂养日龄更大、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更长(P < 0.05);MBDP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比例高于非MBDP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比例低于非MBDP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 < 32周、低钙血症、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败血症是MBDP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低胎龄、低钙血症、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增加VLBW/ELBW早产儿MBDP发生的风险,应加强围生期孕期保健,避免早产,提高新生儿科医师对MBDP的防治意识,对早产儿采取积极合理的营养策略和综合管理措施,以改善VLBW/ELBW早产儿的近远期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温低氧因素对新生鼠肺组织内皮素受体A mRNA(endothelin receptor A mRNA,ETA mRNA)和内皮素受体B mRNA(endothelin receptor B mRNA,ETB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受体在肺出血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日龄5~7 d的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低氧组(H1)、低温组(H2)和低温低氧组(H3).C组置室温空气中,H1组给予低氧干预(FiO25%~6%)6 h,H2组置低温环境中[温度(10±1) ℃]6 h,H3组置低温低氧环境中6 h(干预条件同上).各组开胸取肺,观察大体改变,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ETA mRNA、ET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TA mRNA在H1组、H2组、H3组表达增强(H1、H2组P<0.05,H3组P<0.01);ETB mRNA在H1组、H2组、H3组表达也增强(与C组比较,H1、H3组P<0.01,H2组P<0.05).结论:在低温和(或)低氧下,ETA通过表达增强加重了内皮素-1(ET-1)的损伤作用,而ETB通过表达增强减轻ET-1的损伤作用,两者分别通过损伤和保护机制参与了肺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该类患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在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现FI的65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FI组,选取同期未发生FI的65例早产儿作为对照(非FI组)。检测两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丰度,FI组检测时间点为FI出现的第1天(t1),以及FI改善后的第1、7、21、60、90天(t2~t6);非FI组检测时间为入院第1天(t1),以及此时间点后的第7、14、30、60、90天(t2~t6),观察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t2~t6非FI组双歧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非FI组乳酸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t3~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 FI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丰度高于非FI组,且t2~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4外,t1~t6 FI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鼠高氧肺损伤时肺泡内白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方法生后6 h的SD早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60只。空气组常规饲养,高氧组置常压高氧箱内,吸入氧体积分数〉900 ml/L,两组分别于实验进行24 h、3 d、5 d、10 d、14 d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8含量。结果空气组随着日龄增加肺泡结构逐渐分化;高氧组3 d始见小血管充血扩张,红细胞渗出至肺泡腔,肺泡及间质见炎性细胞浸润;随着吸氧时间延长,肺发育受阻,肺泡结构紊乱,肺泡数量减少。从第3天起,BALF中IL-8含量显著增高,与相应同日龄空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IL-8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导致高氧肺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