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专业人员-父母-住院早产儿三元整合教育方案(三元整合教育方案)在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LBW)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个年度ELBW的连续样本,对照组常规护理教育方案,实验组三元整合教育方案,采用贝克焦虑量表 (BAI)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作为评价焦虑和抑郁的工具,比较不同教育方案父母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别和父母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实验组79对父母、对照组64对父母进入本文分析。实验组ELBW平均孕周小于对照组,试管婴儿比例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并不长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BAI粗分[(18.9±9.8)vs (17.1±10.2)]和BDI-Ⅱ评分[(17.2±8.8)vs (16.0±9.0)],中重度焦虑[(37/128) vs (36/158)]和中重度抑郁的例数[(38/128) vs (51/1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出院时较入院时BAI粗分下降了(11.0±6.5)分和(8.5±2.3)分,BDI-Ⅱ评分下降了(11.3±8.1)分和(9.1±7.9)分,中重度焦虑和中重度抑郁的例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值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父亲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高于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元整合教育方案明显降低了ELBW父母焦虑、抑郁的水平,在单中心的历史对照研究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新生儿的胃造瘘管的观察和护理。护理要点是做好胃造瘘管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及健康宣教。患儿治愈,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 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家长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总分为(191.90±0.20)分,培训前满意度总分为(176.00±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8,P<0.001);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和信息维度、家长参与照护维度、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1<0.001;t2=-27.30,P2<0.001;t3=-27.10,P3<0.001)。结论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能提升家长的照护知识和参与照护能力,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制订和应用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 方法 结合最佳证据和情景分析,形成“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整合证据进入临床实践。 结果 该方案实施的两个月期间,共有 69 个家庭进入科室接受个体化的针对性指导。 初步效果评价显示,照顾者自评的照顾能力有显著提升。 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改进,制订和应用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更早地帮助早产儿照顾者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和技能,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FCC)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为开展大范围FCC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2019年1月—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工作的61名护士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新生儿科护士实施FCC体验的3个主题:护士在实施FCC过程中表现出多重情感体验;实施FCC对新生儿父母有众多帮助;现阶段实施FCC仍存在诸多障碍。 结论 实施FCC是新生儿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护士的压力与需求,保持与新生儿父母的有效沟通,但技能的掌握需要组织的指导与支持,并需提供学习的途径与平台。  相似文献   
7.
钱葛平 《全科护理》2016,(30):3234-3235
正造瘘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常由感染、伤口皮肤张力过大、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皮肤与黏膜分离留下一个开放性创面,造成排泄物积于凹陷处,影响伤口愈合[1]。常规以湿敷换药为主,治疗效果不理想。封闭负压吸引(VAC)近年来已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广泛应用,其主要机制是:加快创面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的生长。负压吸引可以使创口周围的血流量增加,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2];抑制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