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抵抗素及其结合多肽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抵抗素及其结合多肽(RBP)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L6)随机分为对照组,抵抗素(10 nmol/L)组,RBP(1 nmol/L)组、抵抗素(10 nmol/L) RBP(1 nmol/L)组,培养0.5 h后,液闪计数法(LSC)观察L6细胞糖摄取功能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4基因的表达及转位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抵抗素组糖摄取功能下降,RBP组及抵抗素 RBP组糖摄取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与抵抗素组相比,抵抗素 RBP组糖摄取功能明显上调(P<0.05)。4组L6细胞的GLUT4基因的蛋白表达及转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抵抗素能抑制骨骼肌细胞的糖摄取;但对正常骨骼肌细胞糖摄取功能无明显影响;RBP但能有效拮抗抵抗素抑制骨骼肌细胞糖摄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钱苗  辜楠  韩树萍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89-169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我院分娩的早产儿(胎龄<37周)64例,其中医院感染败血症组早产儿32例,无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32例,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前抽取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CRP与PCT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进行诊断性试验比较。结果与无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相比,医院感染败血症组早产儿CRP和PCT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3.8%,诊断准确性为90.6%均较CRP高。结论 PCT对于早期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Resistin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时段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Resistin基因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其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不同时段(第0~10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中Resist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Resistin基因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初期(第0~2天)不表达,分化第3天开始表达,分化第4~6天Resistin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分化第6~10天Resistin基因的表达保持在较高水平并趋于稳定;②Resistin基因的表达水平除在诱导分化第3~4天、第6~10天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Resistin基因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的中晚期过程,在3T3-LI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上调,其表达变化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研究背景、设计信息和诊断参数信息)。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 1.4和SPSS 12.0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予以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后进行敏感度分析和不同组间敏感度比较。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英文文献446篇,中文文献98篇,其他语种文献21篇。阅读标题和摘要,按照纳入标准,最终获取文献33篇(英文文献18篇,中文文献11篇,其他语种文献4篇),入选新生儿3 599例。3篇文献新生儿出生时检测脐血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7.7%、82.8%和0.833 7;8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至12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6.7%、87.1%和0.896 5;4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12~24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 SROC AUC分别为76.6%、88.5%和0.884 4;6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24~48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早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69.8%、88.2%和0.894 7;15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72 h检测血清PCT水平临床诊断晚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79.0%、92.3%和0.963 2;15篇文献新生儿出生后≥72 h检测血清PCT水平确诊晚发型脓毒症,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和SROC AUC分别为84.5%、80.9%和0.934 5。PCT检测敏感度分析表明,国家、研究人群、疾病严重程度和PCT检测阈值的不同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PCT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可多应用该诊断指标,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同时临床上需要注意联合PCT和其他诊断指标,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脓毒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 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人重组TNF-α 1.0 ng·mL-1干预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抽提脂肪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段及TNF-α干预后不同时间(2、6、12和 24 h)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 3T3-L1 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 d),APAF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②人重组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TNF-α对APAF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呈现随刺激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的总体趋势。结论 ① 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PAF1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脂质积聚;② APAF1基因在人重组TNF-α刺激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呈明显上调趋势,这种上调可能具有协同TNF-α促进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的特征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收治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胎龄<32周VLBWI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疫情期间VLBWI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的变化。 结果 共纳入301名VLBWI,根据疫情暴发时间分为疫情前组(n=205)和疫情后组(n=96),疫情后组VLBWI在生后0~28 d及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率均低于疫情前组(P<0.05)。疫情后组VLBWI在生后0~7 d、0~14 d、0~28 d内的亲母母乳喂养量均低于疫情前组(P<0.05);疫情后组VLBWI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高于疫情前组(P<0.05)。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VLBWI的亲母母乳喂养有明显的影响,VLBWI生后28 d内的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明显下降,在整个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率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抵抗素结合多肽(RBP)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脂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抵抗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3T3-L1前体脂肪细胞,获得稳定表达抵抗素基因细胞株;采用台盼蓝排斥试验,确定理想的RBP干预浓度,于诱导细胞分化第0天加入培养液;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积聚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及GluT-4基因表达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比色法,检测脂肪细胞内TG和游离脂肪酸FFAs含量的变化。结果(1)RBP浓度10^-12mol/L时,脂肪细胞活细胞数比例较高,且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2)RBP对正常脂肪细胞分化进程无明显影响,RBP虽未影响抵抗素稳定表达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出现时间,但细胞内脂滴的数目明显减少。(3)RBP对正常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及抵抗素稳定表达细胞分化早期标志基因Pref-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明显下调抵抗素稳定表达细胞分化中晚期标志基因C/EBPα和FAS的表达水平。(4)RBP对正常脂肪细胞内TG、FFAs含量无影响,但可显著降低抵抗素稳定表达脂肪细胞内的TG、FFAs含量。(5)RBP干预对正常脂肪细胞及抵抗素稳定表达脂肪细胞中GluT-4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论RBP对正常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脂代谢、GluT-4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拮抗抵抗素基因,显著促进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β(GADD45β)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在诱导3T3-L1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重组TNF-α干预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段及TNF-α干预后不同时间脂肪细胞中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随脂肪细胞逐渐分化成熟,GADD45β基因mRNA表达水平渐降低。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除在细胞分化d1~7、d8~10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外,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不同质量浓度重组TNF-α(0.1~10.0μg/L)均能显著促进成熟脂肪细胞中GADD45β基因mRNA的表达。TNF-α质量浓度为0.1μg/L时,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6 h内上升51.39%,24 h内上升100.15%;TNF-α质量浓度为1.0μg/L时,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6 h内上升44.15%,24 h内上升100.63%;TNF-α质量浓度达10.0μg/L,GADD45β基因表达水平6 h内即上升104.26%,24 h内上升122.17%。结论GADD45β基因可能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形成过程;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GADD45β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效应总体趋势呈现时间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辜楠  郭锡熔  陈荣华 《医学综述》2006,12(3):159-160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靶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在2型糖尿患者群中有80%~85%的个体有肥胖症。抵抗素(Resistin)又称为脂肪组织特异性的分泌因子(ADSF),是新近在鼠类脂肪组织中发现的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鼠类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肥胖小鼠体内的抵抗素水平升高,因而被认为是连结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一个中介分子。抵抗素最初在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中被发现,近来很多研究在人类的许多组织中发现也有抵抗素的表达,并对其结构、功能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针对抵抗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间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智能发育,探讨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与智能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Gesell方法对坚持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30例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确诊的CH患儿(CH组)以及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智能测定.2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应用荧光法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CH组患儿智能均达基本正常(>70),但各能区发育商(DQ值)和总分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7.02、-3.87、-4.75、-5.77、-6.77、-7.82 Pa<0.01).各能区DQ值与起始治疗天数呈显著负相关,精细动作、个人社交2个能区的DQ值与治疗前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a<0.05).结论 早期替代治疗后CH患儿的智能发育基本正常,但仍稍落后于健康儿童.建议在尽早治疗的同时,及时评估,并加强对患儿精细动作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将有助于其智能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