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心肺骤停后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国11家医院PICU收治的281例心肺骤停且接受标准心肺复苏的患儿资料,根据是否患有先心病分为先心病组和非先心病组,比较一般情况、心肺复苏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SN)患儿血胱抑素C(Cys C)的影响。方法 69例SN患儿为SN组,3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SN患儿中轻度患儿39例,中重度患儿30例。轻度、中重度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6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日。检测血Cys C与BUN、Cr水平,计算Cys C与BUN、Cr异常率,并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观察各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N组治疗前血Cys C明显升高(t=10.55,P0.01),而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73;P0.05);与轻度患儿比较,中重度患儿血Cys C明显升高(t=2.11,P0.05),BUN、Cr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92;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SN组血清Cys C与BUN、Cr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4,0.287;P0.05)。SN患儿Cys C、BUN、Cr的异常率为72.5%(50/69)、27.5%(19/69)及36.2%(25/69),Cys 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BUN、Cr(χ2=41.04,P0.01)。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SN轻度、中重度患儿治疗组血Cys C水平及硬肿消退时间明显下降(P0.05),BUN、Cr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 C可早期反映SN患儿肾功能损害,而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血Cys C水平,促进硬肿症新生儿肾损害的恢复,缩短硬肿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SN)患儿血胱抑素C(Cys C)的影响。方法 69例SN患儿为SN组,3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SN患儿中轻度患儿39例,中重度患儿30例。轻度、中重度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6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日。检测血Cys C与BUN、Cr水平,计算Cys C与BUN、Cr异常率,并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观察各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N组治疗前血Cys C明显升高(t=10.55,P<0.01),而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73;P>0.05);与轻度患儿比较,中重度患儿血Cys C明显升高(t=2.11,P<0.05),BUN、Cr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92;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SN组血清Cys C与BUN、Cr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4,0.287;P<0.05)。SN患儿Cys C、BUN、Cr的异常率为72.5%(50/69)、27.5%(19/69)及36.2%(25/69),Cys 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BUN、Cr(χ2=41.04,P<0.01)。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SN轻度、中重度患儿治疗组血Cys C水平及硬肿消退时间明显下降(P<0.05),BUN、Cr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Cys C可早期反映SN患儿肾功能损害,而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血Cys C水平,促进硬肿症新生儿肾损害的恢复,缩短硬肿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流行特征及MS诊断指标异常儿童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从重庆市区选取6所小学,用完全随机方法从各年级抽取2个班,对选中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体检,共1 941例,依据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筛选出所有肥胖儿童54例,抽取超重儿童77例,正常儿童72例纳入研究对象,再依据修正的Cook儿童M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儿童(74例)、异常非MS儿童(106例)、MS儿童(23例)。常规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空腹胰岛素、血糖和血脂,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肥胖儿童中MS的发生率为27.78%(15/54),超重儿童中MS的发生率为10.39%(8/77),正常儿童中没有出现MS,超重和肥胖儿童中M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S儿童血清hs-CRP、IL-6水平[分别为(1.45±1.75)mg/ml、(4.84±0.60)pg/ml]高于异常非MS组[(0.71±1.11)mg/ml、(1.71±1.10)pg/ml],异常非MS组血清hs-CRP、IL-6浓度也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分别为(0.34±0.60)mg/ml、(1.35±0.70)pg/ml],3组间血清中的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体质量增加,MS的发生率显著增加,MS诊断阳性指标数量越多血清中的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越高,hs-CRP及IL-6是导致MS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