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种血、尿中草酸异常增高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常在10岁前出现双肾广泛结石钙化导致终末期肾病犤1犦。本病极为罕见,至今我国仅见1例犤2犦。我们曾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8岁,半年前出现面色苍白,1个月前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近3d尿量减少(500ml/d)、气促、腹胀而收入院。患儿病后无明显水肿及尿路刺激症状。5岁时曾出现双侧腰痛,未进一步检查,自行缓解。患儿有一胞姐,体健,家族史无异常。体检T37℃,P100次/min,R40次/min,BP140/90mmHg,体重16kg,身高113cm。神清,面色苍白,眼睑轻度水肿,心肺听诊无明显异…  相似文献   
2.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cute post-strepto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APSGN)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致肾炎株链球菌的M蛋白、M蛋白—纤维蛋白原、非M蛋白水溶性产物等成份都曾被认为是这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致病抗原,但因很难找到或重复出这些链球菌抗原在APSG_N病人肾小球内的定位部位,因而—直无法肯定。最近,一些学者根据实验和研究结果,指出APSG_N的致病抗原是病人的自身IgG,并认为前驱感染链球菌分泌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M)在这种自身抗原的形成和致病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APSGN发病机制—依赖链球菌NM的自身免疫复合物致病  相似文献   
3.
IL 2是一非常重要的由 133个氨基酸组成的TH1细胞因子 ,从N端到C端依次为上、上后再下、下的 4个螺旋结构。位于C端的最后一个螺旋结构在其与相应受体的 β、γ亚基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位点定向突变技术(Site directedmutagenesis)改造了位于第 4个螺旋结构中的第 12 6个氨基酸 ,使其由谷氨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 ,并分别与白喉毒素 (DT)及其突变体组成融合蛋白 ,并以DT作指示系统 ,观察了这种改变对IL 2与受体结合及其功能的影响。首先将CRM 197(白喉毒素G5 2E突变株 )克隆入PSM30 8的EcoRⅠ与HindⅢ位点间 ,设计 1对分别…  相似文献   
4.
目前泌尿系统疾病仍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疾病构成比已有资料报道,但健康儿童尿筛查发病情况国内未见报道,本组于1987年4~5月组织武汉市16所医院对市区内12176名小儿进行尿筛查工作(其中2所医院资料不全未能汇总),现将"所医院尿筛查工作(10419名)总结分析如下: 一、对象:10491名儿童中,幼儿  相似文献   
5.
对20例单纯性蛋白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肾功能性蛋白尿9例(45%),其中直立性蛋白尿(OP)、胡桃夹现象(NCP)各3例,OP并NCP3例;肾实质性蛋白尿11例(55%),其中肾小球性蛋白尿9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例,IgA肾病(IgAN)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2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N)、轻微病变(ML)、Alport综合征(AS)各1例〕,肾小管性蛋白尿2例。对两类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要点和病因进行了讨论,建议应先初筛有无OP和NCP,然后再酌情进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123例儿童单纯性血尿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单纯性血尿在小儿泌尿系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占19.2%)。123例中单因肾性血尿46例(占37.4%),单因非肾性血尿67例(占545%),两种病因并存者10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薄基底膜病和轻微病变是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特发性高钙尿症和“感冒通”所致的药物性血尿是非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提示肾活检电镜检查在行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及尿钙测定在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小儿单纯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小儿单纯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王志敏,王韵琴,邹和群,匡裕玖ROLEOFTHECELLIMMUNITYABNOR-MALITYINPATHOGENSISOFIDIOPATHICNEPHROTICSYNDROME¥WangZhiming...  相似文献   
8.
QuantitativeAnalysisofGlomeruliLesionsinPatientswithMesangial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SUNJianping(孙建平);WANGYunqin(王韵琴)...  相似文献   
9.
10.
尿唾液酸检测在小儿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