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所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13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和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6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期内,10例肿瘤缩小或完全钙化,眼球保留情况稳定者占76.92%(10/13),3例因病情未能有效控制而行眼球摘除术占23.08%(3/13)。视力情况:4例无光感,2例光感,4例视力为0.02~0.4。并发症:眼睑、结膜水肿9例,轻度骨髓抑制5例,均于1个月左右减轻。结论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效果较好,可致肿瘤消退、钙化,控制肿瘤进展,部分可保存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谭谈  谢晓  蔡蔚  狄奇  唐汇龙  葛卫军 《贵州医药》2023,(12):1897-1898
目的 探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采用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112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例,女40例。单侧输尿管合并肾结石87例,双侧输尿管合并肾结石12例,双侧输尿管合并单侧肾结石9例,单侧输尿管合并双侧肾结石4例。结石最大径(17.13±6.38)mm。评价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SFR)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12例患者中8例因输尿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再一期入镜完成手术,5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留置D-J管2-3周后择期完成手术,其余病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16.3)min。术后第1天SFR为93.7%(105/112),术后4周SFR为97.3%(109/112)。术后3例患者出现>38℃体温,均未有病例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严重脓毒血症、严重肉眼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硕通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是高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上乳腺癌术后对侧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极为少见,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作者在临床实习期间,在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普外科所见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以β-受体阻滞剂为基础治疗儿童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序贯治疗方案。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在我科完成使用β-受体阻剂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并随访满6个月的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 691例,其中男541例,女1 150例,浅表型213例,深部型328例,混合型1 150例。根据治疗原则6个月前浅表型的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敷,6个月后还有红斑则辅助激光治疗;深部型及混合型的口服普萘洛尔片,瘤体直径超过5 cm的深部型或混合型血管瘤则联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动态地观察和记录血管瘤相应的大小、质地以及颜色变化,观察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1 691例患儿中,远期疗效评定为Ⅳ级(优)者1 051例(62.2%),Ⅲ级(好)392例(23.2%),Ⅱ级(中)211例(12.5%),Ⅰ级(差)37例(2.1%),其中总的有效率为85.3%。不良反应:溃疡和疤痕16例(0.9%),残留脂肪结缔组织11例(0.6%),表皮萎缩8例(0.4%)。 结论基于β-受体阻滞剂的综合序贯治疗对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副作用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简称"住培医师")60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每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2组考核成绩(出科理论基础、技能操作能力、病例讨论分析能力、疑难病例讨论能力)及匿名问卷调查评分.结果:2组出科理论基础考试成绩与本组入科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科理论基础、操作技能、病例讨论分析、疑难病例讨论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匿名问卷调查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的学习成绩和临床技能,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临床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动脉造影分型婴幼儿肝血管瘤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46例肝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造影分型不同将患儿分为富血供组30例和乏血供组16例。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管瘤最大直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2组血管瘤最大直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2组血管瘤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富血供组血管瘤最大直径较乏血供组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乏血供组比较,富血供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富血供组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乏血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富血供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乏血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不同动脉造影分型婴幼儿肝血管瘤,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血管瘤特点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马归液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s,TURBT)的9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ular-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GEM膀胱灌注治疗;治疗1组以GEM联合马归液膀胱灌注治疗;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入马归液口服。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随访各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的复发例数;记录各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尿、膀胱刺激征、尿常规异常、发热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