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提示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胸部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24例,女9例;年龄10~50 d,中位年龄27 d,其中早产儿19例,33例均行胸部CT平扫。结果:33例中32例伴肺炎,17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血管瘤致气管狭窄。结论:胸部影像特别是CT检查能给临床确定新生儿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儿的失败原因确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儿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的CT表现.方法 搜集50例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脑萎缩患儿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弥漫性脑萎缩18例,局限性脑萎缩32例,周围性脑萎缩21例,中心性脑萎缩29例;新生儿HIE 21例,先天性宫内感染(TORCH)11例,病毒性脑炎6例,迟发VK缺乏脑实质出血3例,脑血管畸形4例,脑外伤脑实质出血3例,营养不良及不正确使用脱水剂和大量使用类固醇药物患儿2例.结论 脑萎缩是小儿脑组织损伤后常见的脑部表现,只要通过对CT征象仔细对比分析并严密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就不会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5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对小儿腺样体肥大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其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50例腺样体肥大病例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软组织密度均匀,边缘光整,CT值35hu左右。结论螺旋CT扫描安全准确,阳性率高,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造影是公认的诊断新生儿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较为常用可靠的检查方法[1],既往通常使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但由于新生儿自身生理及发育因素,使用硫酸钡造影对患儿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使用水溶性碘对比剂和硫酸钡进行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优劣,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对比剂,最大程度避免上消化道造影对患儿造成的不必要危害,并能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的MRI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双胞胎姐妹),年龄5~9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3例患儿复查,1例未复查。结果 4例病例均累及脑干、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呈对称性改变,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信号增高,其中1例病例双侧壳核同时受累,呈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弥散受限,DWI信号增高,ADC减低。2例仅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的病例1个月后复查病灶消失,1例同时累及双侧壳核的病例1周后复查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病灶消失,壳核病变范围较前减小。结论 儿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以累及脑干及双侧小脑齿状核为主,呈对称性稍长T1WI长T2WI信号,双侧基底节区亦可受累,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正确诊断提供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AG)及图像后处理在儿童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48例APVC新生儿及婴儿均行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多角度整体观察新生儿及婴儿完全性APVC的解剖关系,并与术后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48例中完全性APVC心上型17例,心内型14例,心下型11例,任意混合型5例;部分性APVC 1例。CT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相一致,超声误诊1例混合型为心内型。结论:256层螺旋CT诊断新生儿及婴儿APVC效果确切,优于超声心动图及CAG,更具临床实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cia,PVL)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形式,并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主要是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的主要原因。其影像学表现与妊娠时间、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儿童期PVL是其后期改变。笔者分析了30例小儿PVL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是小儿白瞳症的一组病症之一,国内少见报道,其相关诊断及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高,笔者收集5例回顾总结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  相似文献   
9.
吴玲  陈婉  周强  时胜利  聂磊  王攀鸽  蒋会 《浙江医学》2023,45(3):302-305,312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颅内脉络丛肿瘤(CPT)的CT及MRI特征,探讨该疾病基于病理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指导。方法 回顾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CPT患儿12例,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CPP)6例,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ACPP)2例,脉络丛癌(CPC)4例。分析12例患儿的影像学特征(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变、钙化、与周围组织关系、强化特点、是否伴有脑积水等),结合其病理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 12例CPT患儿中,病灶位于左侧侧脑室内8例,位于第三脑室2例,位于右侧侧脑室内2例。病灶呈类圆形、桑葚样、菜花样或不规则形,桑葚样、菜花样是其特征性改变;CT呈略高密度,平均CT值约(36.66±4.62)Hu;T1WI呈与灰质信号相似的等信号,T2WI及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稍高信号,其内液化、坏死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可见粗大的脉络丛动脉供血。结论 儿童CPT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检查能够显示肿瘤内部结构、明确肿瘤范围,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小儿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6例临床疑似鼻窦炎患儿的CT表现和X线片表现,作阳性率比较。结果螺旋CT对小儿鼻窦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扫描安全准确,阳性率高,对小儿鼻窦炎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