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44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临床株中的多态性,探讨HCMV UL144基因多态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3个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痉挛段结肠手术标本及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4个HD患儿的尿标本,对照组为无症状或仅有皮肤轻度黄疸的6个尿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HCMV UL144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扩增阳性的临床株进行双向DNA测序,最后通过DNAclub、Bioedit、DNAstar、GeneDoc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3份HD痉挛段肠组织(46%)及4份尿标本HCMV UL144基因扩增阳性,并且完成测序.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5个HD患儿的DNA序列分为3个基因型,G1A型64.0%,G2型24%,G3型12%.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10.93,P为0.012;其中HD临床株G1A和G3型基因经Fisher检验,P为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结肠型、长段型及普通型HD分散分布于UL144各个基因型中.结论HD与HCMV感染有关,HCMV可能是HD的病因之一;在HD患儿中,HCMV感染以UL144基因G1A型为主;HD的临床分型与HCMV UL144基因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5序列在先天感染患儿临床株中的基因多态性,探讨HCMV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和15株未传代临床株的HCMV临床标本分别进行UL145全序列PCR扩增,对PCR扩增阳性的31例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且与9株已在GenBank递交的HCMVUL145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1株HCMV临床株的UL145基因是高度保守的。所有临床株的HCMVUL145开放阅读框架均为393bp,编码蛋白含有130个氨基酸。所有临床株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5.9%~100%,编码蛋白的同源率为97.7%~100%。临床症状不同的患儿其HCMVUL14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所有先天感染患儿临床株的UL145编码蛋白具有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功能位点和酪蛋白激酶(CK2)磷酸化功能位点。结论:HCMVUL145基因在临床株中是高度保守,未发现其与HCMV先天感染不同临床症状间存在明显的关系。HCMV UL145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在先天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志芹  孙梅  李军  张惠  孟庆学 《新生儿科杂志》2002,17(5):193-195,207
目的 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水平监测,EGF、NT、SS水平与临床因素关系的研究,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消化道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测定了56例窒息新生儿和39例正常足月儿生后1、3、7天血中EGF、NT、S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血中NT、SS水平明显升高,E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生后第7天窒息组EGF、SS水平恢复正常,但NT水平则仍较相应正常对照组升高(116.4,118.2vs 84.7ng/L),P<0.01;与临床因素相关分析显示:EGF与1分钟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3149,P<0.01;NT与1分钟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368,P<0.001;NT、EGF分别与胎龄、奶量呈正相关,P<0.01;SS与空腹血糖(FBS)呈正相关,r=0.222,P<0.05。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血中NT、SS浓度升高,EGF浓度降低,且与窒息程度有关。表明窒息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造成患儿消化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抗ADV-RSV-iRNA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26例,治疗后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抗病毒iRNA可通过增强患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达到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7.
耳性眩晕症,又称美尼尔氏症,患者一般先有耳鸣的感觉,然后开始感到天旋地转,接着便颤抖、出汗、呕吐、无法直立,直到发作结束。多次发作后,可使内耳前庭(主管平衡感的部位)发生紊乱,患者随即发生慢性头痛、头晕。久之,患者耳听力亦渐减弱乃至丧失。此症病因不明,患者可反复发作30—40年。 耳性眩晕症一般在中年开始发作,即患者正处于精力最旺盛、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期,罹患此病可使患者情绪抑郁,并使家庭和工作都受到影响。有些耳科医生采用乳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8岁,以"发热9 d,皮肤及巩膜黄染4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9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夜间明显.无寒战及抽搐;4 d前皮肤及巩膜逐渐变黄.于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口服舒肝宁、Vit C、Vit B_6等治疗7 d无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分析20例胆道闭锁患儿的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胆道闭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和记录肝脏及脾脏大小、内部回声;空腹胆囊、餐后胆囊的变化;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存在与否。结果:10例左右肝管汇合部可见明显高回声斑块(厚径0-3~0.8cm);3例高回声斑块较小(厚径0.2~0.26cm)。2例胆囊未显示;1例呈条索状,无囊腔;15例胆囊瘪小,胆囊发育及收缩不良;2例胆囊大小、形态正常,但餐后无收缩。全部病例肝脏不同程度增大及肝实质回声粗糙,9例腹腔存在少量积液,14例脾脏增大。结论: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胆道闭锁超声诊断的客观指标,胆囊瘪小及收缩不良也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肝脏增大与肝脏回声增强、粗糙程度,及肝纤维化呈正比,可以提示病程长短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9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临床株中的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H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株HD患儿痉挛段肠组织标本和6株尿标本的临床株进行UL139开放阅读框(ORF)的扩增及测序。对照组为10个无症状HCMV感染患儿的尿标本。结果28个HD临床株完成测序,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UL139基因DNA序列分为3组5个基因型。G3为主要基因型(48.1%)。与对照组比较,X^2=7.378,P=0.194。24个临床株同时完成了HCMVUL144基因测序,HCMVUL144与UL139基因经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r=-0.114,P=0.425。不同临床分型HD分散分布于UL139各个基因型中。结论HCMVUL139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态性;UL139基因分型与HD的临床分型无关;UL139基因与UL144基因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